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片段完成问题:
材料:……看乾隆皇帝对使团下的上谕和给英国国王的诏书,就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世界完全自我封闭的状态里自言自语,完全无视现实世界的真实现状。他倒也并非完全不知道乘船远航而来的西方人的强大,他在给地方官的上谕里说不要让使团的人生气免得他们的战舰在沿海生事,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西方的战舰和大炮的厉害的,但他不认为他或者他的国家需要这些东西。……以30万满人统治3亿汉人,需要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变革。……多年以后在圆明园中竟然找到了当年使团送来的从未被注意过的礼物,然后这些礼物就被抢了回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法国)阿兰·佩雷菲特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看乾隆皇帝对使团下的上谕和给英国国王的诏书,就象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世界完全自我封闭的状态里自言自语,完全无视现实世界的真实现状。他倒也并非完全不知道乘船远航而来的西方人的强大,他在给地方官的上谕里说不要让使团的人生气免得他们的战舰在沿海生事,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西方的战舰和大炮的厉害的,但他不认为他或者他的国家需要这些东西。……以30万满人统治3亿汉人,需要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变革。……多年以后在圆明园中竟然找到了当年使团送来的从未被注意过的礼物,然后这些礼物就被抢了回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法国)阿兰·佩雷菲特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泛指军府之兵。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年间,宇文泰创立府兵制。至隋开皇初年,隋文帝杨坚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府兵独立军户,其家属随营,居城者住于军坊,居乡者住于民团,不是普通民户。在战争情况下,府兵南征北战,调动频繁,军人家属居处也漂移不定,因此,府兵虽然有家,但“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国家统一,战乱基本结束。次年,杨坚在均田制改革的基础上,对府兵制进行重大改革:“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帅,宜依旧式”。同时规定:军人“身死王事者,子不还田”。
——摘编自《隋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杨坚府兵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坚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材料 府兵泛指军府之兵。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年间,宇文泰创立府兵制。至隋开皇初年,隋文帝杨坚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府兵独立军户,其家属随营,居城者住于军坊,居乡者住于民团,不是普通民户。在战争情况下,府兵南征北战,调动频繁,军人家属居处也漂移不定,因此,府兵虽然有家,但“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国家统一,战乱基本结束。次年,杨坚在均田制改革的基础上,对府兵制进行重大改革:“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帅,宜依旧式”。同时规定:军人“身死王事者,子不还田”。
——摘编自《隋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杨坚府兵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坚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3.单选题- (共8题)
3.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权利法》第9条规定:“高度达15呎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如果近邻地区的树木因被风吹,倾斜到你的地区来,你可以根据十二铜表法提出收拾它的诉讼”,第10条规定“允许收集从近邻地区掉下的橡实”,以上材料说明十二铜表法
A.规定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利益 | 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
C.形式繁琐僵化缺乏灵活性 | D.强调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4.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在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据此可以得出
A.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
B.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 |
C.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
6.
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


A.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
B.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 |
C.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
D.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 |
7.
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出处 | 论述 |
《汉书•文帝纪》 |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
《汉书•元帝纪》 |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
《后汉书》 | 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
A.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
B.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
C.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
D.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
8.
下面是1810-1812年间英、德、法、美四国机器棉纺业中拥有的纱锭数量的对比示意图。下列对图中的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
B.美国民主制没能推动经济发展 |
C.法国共和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D.德国的分裂严重影响了工业化 |
9.
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
C. 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D. 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 | 器材、半制成品等 | 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
1893 | 0.6 | - | 7.8 | 13.0 | 78.6 |
1903 | 0.7 | - | 14.3 | 22.3 | 62.7 |
1910 | 1.5 | 0.1 | 16.0 | 17.0 | 65.4 |
A.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
C. 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D. 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