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利辛一中2018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21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但自(美国1783年与英国)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以后中国当大分裂,大糜烂,武人更横行,政治更腐败。然有这当中必定要发生一种新现象。什么新现象呢?就是由武人、官僚的割据垄断,变为各省人民的各省自治。各省人民,因受武人、官僚专制垄断之毒,奋起而争自由,从湘人自决、粤人自决、川人自决以至直(隶)人自决、奉(天)人自决,这是必至之势。如此者十年乃至二十年后,再有异军苍头特起,乃是澈(彻)底的总革命。
湖南人啊!我们的使命实在重大,我们的机会实在佳胜。我们应该努力,先以湖南共和国为目标,实施新理想,创造新生活,在潇湘片土开辟一个新天地,为二十七个小中国的首倡。

——1920年***《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0年***倡导的各省“自决”设想与1787年宪法颁布之前美国社会现实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二者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
时间
中国
欧洲
 
公元前5世纪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乃理想社会之秩序,尊卑、贵贱、亲疏、长幼乃爱人社会之规则
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吉亚等人,以人类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16世纪
王畿强调知识与良知的区别,如认“知识”为“良知”,则“知识”有害于“良知”
拉斐尔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强调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8世纪
戴震反对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了“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
 
如表是自古代到18世纪中国和欧洲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货币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史量才,近代著名的爱国报人,祖籍南京,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早年读过私塾,考中过晚清的秀才。此外,史量才还主动接受新式教育,毕业于杭州蚕学馆,创办了上海“女子蚕业学校”,对新知识、新思想抱有开放和接受的态度。
1912年,《申报》主持人席子佩因经营不善,准备出让《申报》。张謇等人闻讯,立即与史量才等五人商议合作,向席购进《申报》全部产权。五人均为股东,推史量才为总经理。
1912年10月,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其对《申报》改革,比肩《泰晤士报》的做法,使《申报》的社会影响迅速扩大,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32年2月,史量才等电请政府向十九路军增援:“无上海即无全国,置十九路军而不援,岂特弃我300万市民?”史量才的这些社会活动,始终站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对国民政府及某些官员的妥协退让与腐败行为进行不留情的揭露与批评。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嫉恨,1934年11月,史量才被暗杀于杭州到上海的路上。
——摘编自《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史量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分析其社会角色复杂性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

2.单选题(共9题)

5.
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关
B.虎门销烟是近代化的先声
C.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
D.中国传统商品大量出口西方
6.
1936年,国民政府计划在5年内投资2.7亿法币兴建30余座大中型重工业厂矿,还签订了中德信贷合同,所借资金全部用于购买德国军火、兵工和重工业设备。国民政府推行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建立备战的物资基础
C.引导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
D.改善民生以实现三民主义
7.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农村,在上层和下层正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应。”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十月革命完成了国家富强任务
C.十月革命是俄国近代化的要求
D.反沙皇专制是十月革命的目的
8.
1782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它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公行制度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B.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
C.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D.是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
9.
《明史》载,朱元璋曾谕户部:“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其目的是:
A.鼓励农业发展
B.宣扬理学文化
C.加强中央集权
D.选拔能干的官吏。
10.
图为非洲语言分布图,造成这样分布的历史原因是:
A.代议制适合非洲
B.非洲的教育基础薄弱
C.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
11.
1992年初,邓小平说:“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该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政府措施得到人民支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改革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前行
12.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总是喜欢写人与命运的抗争,在他的作品《俄狄浦斯王》中,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就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这说明:
A.希腊人文主义源远流长
B.知识来自人内心的美德
C.宗教的权威受到普遍质疑
D.西方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13.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