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卷Ⅰ原创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20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白鹿洞书院学规的内容主要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
——摘自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二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屿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北京大学与宋代白鹿洞书院教授的内容,并分析两种内容出现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鹿洞书院明理修身的方法和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分析两者对儒学的影响和在当代的价值。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泛指军府之兵。西魏大统(公元535——551年)年间,宇文泰创立府兵制。至隋开皇初年,隋文帝杨坚承袭西魏、北周府兵制。府兵独立军户,其家属随营,居城者住于军坊,居乡者住于民团,不是普通民户。在战争情况下,府兵南征北战,调动频繁,军人家属居处也漂移不定,因此,府兵虽然有家,但“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国家统一,战乱基本结束。次年,杨坚在均田制改革的基础上,对府兵制进行重大改革:“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帅,宜依旧式”。同时规定:军人“身死王事者,子不还田”。
——摘编自《隋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杨坚府兵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坚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新华网维也纳6日电(记者刘钢),因在二战期间救助犹太人而被誉为“中国辛德勒”的何凤山纪念牌揭幕仪式,2008年11月6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来自以色列、中国、美国和奥地利的各界人士出席。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临时代办王顺卿致辞,美国、以色列等国外交及文化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何凤山的义举深表感激和崇敬。
何凤山于1938年至1940年曾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时,德国纳粹规定凡滞留奥地利的犹太人都要被送进集中营,犹太人纷纷设法逃离,然而许多国家驻奥领事机构因慑于纳粹淫威,相继关闭了向犹太难民发放签证之门。何凤山顶着巨大压力,向求助的犹太人发放逃往中国上海等地的“生命签证”,帮助数千名犹太人逃离了纳粹的魔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暴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何凤山的行为。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1949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60年,面对国家建设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一场声势浩大、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萨尔图草原打响,王进喜有幸加入战队。来自全国各地几万石油大军一下子涌到会战现场,生活和生产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王进喜则喊出了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他带领1205钻井队的几十名硬汉,人拉肩扛卸运钻机,盆端桶提运水抢开钻,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被制服了……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工人们说:“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当时的会战工委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立功”的号召,一时间,一个学铁人做铁人的热潮在油田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摘编自《铁人王进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人精神”出现的时代背景。

2.单选题(共8题)

5.
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
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
C.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D.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
6.
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B.五四运动促成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D.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
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在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据此可以得出
A.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B.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的理论
C.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8.
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由于越战的拖累和旷日持久的冷战,美国经济日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四小龙”的腾飞。从中可以看出
A.亚洲经济发展冲击两极格局
B.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C.亚太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D.两极格局影响世界经济
9.
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
A.促进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B.体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利于播种和土壤肥力的保持
10.
有研究表明,工业化前,英国农民是大众的主体,农民的购买力代表着国民的消费水平。1745年英格兰一位富裕的农民被描写为“享有人生一切舒适”,如下表:英国农民一日三餐统计表
 

早餐
午餐
晚餐
周末
1
汉普郡
牛奶、面包、咸猪肉
面包、奶酪、啤酒、马铃薯、白菜、萝卜
面包、奶酪
增加鲜猪肉
2
北安普顿郡
腌肉、奶酪
面包、啤酒、烤肉、布丁
腌肉、奶酪加少量啤酒
 
 
这表明英国
A.社会转型依赖农业进步
B.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
C.工业化依靠资本的原始积累
D.圈地运动并未牺牲农民利益
11.
光绪元年(1875年)军机大臣文祥上《密陈大计疏》,奏折中说,(在中国)“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在难行”,但其“义可采取”。十年后,淮军宿将、两广总督张树声在遗折中,直接提出效仿西方设议院的要求。由此可见
A.当时官员可大胆倡言设议院
B.单纯依靠办洋务难以实现自强
C.洋务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D.面对瓜分危局应加大改革力度
12.
《中国卫生政策》(1992年第三卷第一期)的一份权威报告称,1980年,按卫生总费用来算,全国人均费用13.4元,1989年上升为51.2元。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群众自费增长幅度较大。自费项目由1980年占医疗费用23%上升为36%,城市自费人均21元,农村人均15元。该报告
A.有利于城乡医保统筹
B.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C.肯定农村改革的成果
D.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