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2.诗歌鉴赏- (共2题)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
【小题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3.现代文阅读- (共3题)
肖复兴

②土豆夏天开花,并不显眼,要说好看,赶不上扁豆花和倭瓜花。扁豆花比土豆花鲜艳,紫莹莹的,一串一串的,梦一般串起小星星,随风摇曳,很优雅的样子。倭瓜花明黄黄的,颜色本身就跳,格外打眼,花盘又大,很是招摇,常常会有蜜蜂在上面飞,嗡嗡的,很得意地为花儿唱歌。土豆花和它们一比,一下子就站在了下风头。
③土豆占地最多,种在菜地的最边上,外面就是一片荒原了。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土豆花越发显得弱小、微不足道。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常到菜地里帮忙干活,但从没有注意过土豆花,甚至还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④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学校里当老师。
⑤小学校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是我和校长两个人教。校长负责低年级,我负责高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课堂里上课,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闹成一团。应该说,我还是一个负责的老师,很喜欢这样一群闹翻天却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发现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一连好多天没有来上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惦记。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
⑥为什么不来上学呢?在当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困难,家里孩子多,一般的家庭就不让女孩子上学,分担家里的困难。那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轻人涌动的激情,希望自己能够帮助这个女孩子,说服她的父母,起码让孩子多上几年学。于是,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前往这个女孩子的家。
⑦她是我们队菜地老李头的大女儿,家就在菜地最边上。这是荒原上开出的一片地,用拉禾辫盖起了茅草房。那天下午,老李头的女儿正在菜地里干活,大老远看见我,一边高声叫着“肖老师”,一边从菜地里跑了过来。她的身上粘着草,脚上带着泥,一顶破草帽下的脸膛挂满了汗珠。
⑧我跟着她走进菜地。老李头不善言辞,但很有耐心地听我把劝他女儿继续上学的话砸姜磨蒜地说完,而后翻来覆去地对我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家里孩子多,她妈妈又有病。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她的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我,又望着他。当地农民的生活压力,也许不是我们这些知青能够想象的,在沉重的生活面前,同情心显示不出一点份量。
⑨和老李头分手后,我有一种上场还没打几个回合就落败下来的挫败感。老李头的女儿一直在后面跟着我,把我送出菜地,我不敢回头看她,觉得有些对不起她。走出菜地的时候,她倒是安慰我说:“没关系的,肖老师,在菜地里干活也挺好的。”听她这么说,我停下来,却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猛然看到她头上的那顶破草帽上围着一圈手编的花环,是那种极小的、不知名的淡蓝色小花,一朵朵簇拥在一起,围在她破旧的草帽上,平添了几分生气。“你草帽上戴的这是什么花?”“土豆花,老师您看——”说着,她指向身后,原来那大片土豆正在开花。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土豆花,一簇簇,一串串,像穗子一样串在一起,淡蓝色的花朵是那么的小,小得让人注意不到,平凡得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
⑩不知为什么,从那时候起,土豆花就在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忧郁的感觉,让我总也忘记不了。记得离开北大荒调回北京的那一年夏天,我特意邀上几个朋友到队上的这片土豆地里照了几张照片留念。但是,照片上根本看不清土豆花,它们实在是太小了。




(有删改)
【小题1】阅读文章,请说出作者对土豆花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以及这些认识形成的原因。
对土豆花的认识 | 形成的原因 |
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 从来没有注意过 |
| 看到女孩草帽上用土豆花编的花环和她身后大片的土豆花 |
土豆花在“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忧郁的感觉,让“我”总也忘记不了 | ② |
这片辽阔的土豆花,默默开放,很少有人关心或想起它们 | ③ |
【小题2】文章第


【小题3】这篇文章无论是标题还是行文中都有很多感人之处,请就感动你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结合全文,说说你的感受。
以“jìng”为训,我们能联想到“静”,它提醒我们保持安静,内心沉静;我们能联想到“敬”,它提醒我们尊敬师长,敬重知识;我们还能联想到“径”,“书山有路勤为径”提醒我们以勤为径,肯于登攀……总之,以“jìng”为训,可以想到不同的字,留给人以联想的空间,能在多方面给同学们以教益。希望这个班训能够zhāng(_____)显出我们的班级文化,把我们凝聚成一支团结奋进的劲旅。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彰)显 劲旅(jìng) | B.(张)显 劲旅(jìng) |
C.(彰)显 劲旅(jìn) | D.(张)显 劲旅(jìn) |
我还能联想到: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②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
③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周易》,韦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
④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知识和方法,行才会有成就,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
⑤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
⑥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
(反方一辩陈词)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③第二,从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这样的概念。
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
【小题1】双方是围绕什么辩题展开辩论的?
【小题2】“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可以作为哪一方的论据?
A 正方 B 反方
【小题3】你认为正反两方的一辩陈词哪方更为精彩?请举某方其中一段辩词加以说明。
4.名著阅读- (共1题)
5.综合性学习- (共5题)


甲图 乙图
选:
点评:
例: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谜底:雨水
解析:“雾”字散去下半部分,剩下“雨”;“冰”消融之后即为“水”。
人离其位心别愁(打一节气)谜底:
解析:
(甲)下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乙)请你说说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得名的缘由。
选择:题
中国的物流业从无到有,再到连续3年业务量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快速发展。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讲话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规模分别增长3.6倍和2.7倍。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__________________(见下页图)。
在送达速度方面,2017年“双十一”又一次创造了神奇力量和世界奇迹:面对一天之内涌现的8.12亿个物流订单,整个物流行业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基本配送完成。订单数已接近2006年中国全年的包裹量,但仅用16个小时,全国就有340个地级市消费者收到当天购买的商品;1亿个订单的送达时间也已经从9天减少到2.8天。

2007-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和增速统计图
(材料二)
过去在大家印象中,快递业属于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快递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
以某快递公司为例:如何让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客户手里?争分夺秒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商家下单时,相关数据就已经进入到了分拣支持系统中。把订单推送给哪位收派员,包裹要经过哪些站点,甚至在分拣中心哪个滑槽中滑落,系统都提前做出了预判。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一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裹,相当于52个人工一小时的处理量。2016年,该公司的年研发投入就达5.6亿,相对于2015年增长16.32%,占营业收入比例0.98%,相对于净利润26.43亿元,比例高达21.2%。
而另一公司的物流部门,自2017年开始,已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和无人配送站,在无人配送全流程打造上不断创新突破。该公司无人机已在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营,目前已完成超过20万小时飞行时间,并实现零事故运营。
(材料三)
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有关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消耗包装箱192亿个、编织袋58亿个、塑料袋150亿个、胶带300亿米。如果粗略按每件快件使用0.1公斤的包装材料计算,中国每年会产生40亿公斤以上的快递包装垃圾。
造成上述现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绿色包装物成本过高,一些生态可降解包装价格是普通包装的4倍,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主动选择成本高昂的可降解包装物。二是环保技术水平有待突破,包装物难降解、难处理,快递包装物中包括大量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聚氯乙烯类产品,如使用填埋工艺,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如采用焚烧工艺,则有产生高危污染物的风险。三是废弃包装回收情况不乐观,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
【小题1】利用(材料一)的图表信息,将第一段中的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小题2】中国快递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称:“快递送出了‘中国速度’。”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速度”的理解。
【小题3】下列做法不符合快递业长远发展的两项是
A.多缠几条透明胶带,提高包装质量。 |
B.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费用在收入中的比重。 |
C.招收更多的快递员,提高快递送达效率。 |
D.提高废弃包装的回收率。 |
6.作文- (共1题)
题目一:请以“刷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如你是一个快递包裹,会有怎样的经历?从包裹的角度,会看到怎样的社会人生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7.- (共1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
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公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
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
(注) [苍头]奴仆。
[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③[帝]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湖阳公主是他的姐姐。
[小黄门]泛指宦官。
[强项令]硬脖子县令。强,硬。项,脖子。
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 B.使宣叩头谢主长跪而谢之 |
C.公将鼓之欲棰杀之 | D.何以战 欲何言 |
(1)一鼓作气
(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君臣相对的场面。面对鲁庄公,臣民曹刿为鲁庄公指明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2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5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