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世界不同地区,在走向民主政治过程中体现出复杂的特点并不断演变。这其中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特点、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英国和德国先后确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小题1】两国确立了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请一并明确时间)?(5分)
【小题2】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产生不同点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3】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小题1】两国确立了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请一并明确时间)?(5分)
【小题2】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产生不同点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3】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2.单选题- (共11题)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D.是一部成文法典 |
4.
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
D.外敌的入侵破坏了法国民主化进程 |
5.
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6.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
B.国王“统而不治” |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
D.三权分立制确立 |
7.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A. 议会至上
B. 和平渐进
C. 自由平等
D. 分权制衡
A. 议会至上
B. 和平渐进
C. 自由平等
D. 分权制衡
8.
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的政治制度的差异是( )
A.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C.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 | 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部门官员 |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根本意图是
A.加强专制统治 |
B.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
C.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
D.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
10.
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11.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
12.
1844年福州开埠;1853年以后,福州港口地位凸显,成为驰名中外的茶叶集
散地。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散地。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B.太平天国占领江浙地区 |
C.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
13.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A.事件性质变化 |
B.时代背景变化 |
C.作者立场变化 |
D.主观动机变化 |
3.选择题- (共4题)
14.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 {#mathml#}{#/mathml#} 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上一动点,圆C与F1A的延长线、F1F2的延长线以及线段AF2相切,若M(t,0)为一个切点,则( )
15.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 {#mathml#}{#/mathml#} 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上一动点,圆C与F1A的延长线、F1F2的延长线以及线段AF2相切,若M(t,0)为一个切点,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