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无缘无故(原因) 十拿九稳(稳妥) 阴晦(阴沉昏暗) |
B.永不变更(改变) 狼狈不堪(能、足以) 苏生(苏醒,复活) |
C.与日俱增(一起) 莫名其妙(说出) 恣睢(放纵,放任) |
D.毫无疑义(丝毫) 相时而动(看、观察) 拮据(经济状况不好) |
A.我远远地将缚在棒子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等什么都有。 |
B.“不要哭!”队长低声命令道,“因此你就当汉奸了,是不是?” |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D.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
A.柳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
B.2016年底,龙新村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成为柳江县扶贫“样板工程”。 |
C.广西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广西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
D.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广西地质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应急防治方案。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光亮。像水银,又像岩浆, ① ,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 ② 。
A.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
B.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
C.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
D.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
A.《故乡》以“我”回故乡为线索,以“我”在故乡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凄苦的社会现实。 |
B.《我的叔叔于勒》主要描写菲利普夫妇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于勒前后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是金钱关系”的残酷现实。 |
C.《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都是指作者自己。 |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
2.诗歌鉴赏- (共1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小题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 以 与 民 共 乐 / 刺 史 之 事 也 。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林壑尤美 _ __
(2)掇幽芳而荫乔木 _ __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行六七里 山之僧智仙也 |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修之来此 |
C.名之者谁? 遂书以名其亭焉 |
D.山水之乐 乐其地僻而事简 |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小题5】(乙)段中_____和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_______(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梁 衡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带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来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的;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小题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小题2】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小题3】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③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4】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待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慢慢地,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可机会还是来了。
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个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改动)
【小题1】“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小题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小题3】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中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
【小题5】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为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班长拟写了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补写下句。
上句: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下句:_______
(2)本次活动要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家的合作。学习委员已拟定了两个活动形式,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分门别类辑经典
活动二:声情并茂诵经典
活动三: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
(3)为了摸清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班级成立了一个调查分队,下面是调查分队绘制的读书现状调查表。
学段 | | | |
调查项目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每日可供自由 | | | |
阅读的时间 | 1.2小时 | 1小时 | 0.5小时 |
经典书籍在阅 | | | |
读中所占比重 | 25.6% | 33.8% | 45.5% |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请你针对以下同学的发言,分别给同学们和学校校长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还真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题山题海,哪有时间去阅读?
丙同学:我也读过许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向同学们提建议:_____________
向校长提建议: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