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暗huì 殷红yīn 金銮殿luán 颔首低眉hàn |
B.孪生luán 顷刻qǐng 水门汀tīng 长途跋涉bá |
C.牟取móu 窥伺sì 文绉绉zhōu 断壁残垣huán |
D.贪婪lǎn 抽噎yē 堰塞湖sāi 相形见绌chù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西部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贵州省首当其冲,率先开通了与东盟的经济互助平台,开放势头走在了西部诸省的前列。 |
B.经常有这么一些学者,陈述起观点来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然而要征引典籍的时候,他们却往往不能背诵出原文,令人大跌眼镜。 |
C.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塑造了一群正处于豆蔻年华、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文工团女兵形象,展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人对于理想、爱情和友情的执着追求。 |
D.峰环水抱的阆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客栈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而且环保经济,一时间成为大众热捧的出行方式。 |
B.2014年12月21日,恩施大峡谷景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湖北旅游的新亮点,被授予2014国际“最佳山地旅游度假地”。 |
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实现农村均衡发展。 |
D.炎帝故里,已成为随州最闪亮的名片,成为炎黄子孙心中抹不去的印记;寻根节已成为随州走向世界的第一窗口,对展示随州形象、集聚发展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照生活的朝代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下列文学家(诗人)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屈原-陶渊明-王勃-范仲淹-张养浩。其中范仲淹是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
B.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诗作和诗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而唐诗则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成就的最高峰。其中李白、杜甫并称为“李杜”,晚唐的李商隐、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
C.“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特殊的内涵,它成为许多文化现象的合称。如天、地、人合称“三才”;松、梅、竹合称“岁寒三友”;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夏、商、周合称“三代”。 |
D.契诃夫、莫泊桑、茨威格分别是俄国、法国、奥地利的小说家,《羊脂球》就是莫泊桑的代表作。莎士比亚和泰戈尔都是著名的诗人,莎士比亚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哈姆雷特》就是他的悲剧代表作之一。 |
2.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③花。
(注释):①些:句末语助词。②青旗:卖酒的招牌。③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背景):此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小题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词中加点的“破”“鸣”两字的妙处。
【小题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③花。
(注释):①些:句末语助词。②青旗:卖酒的招牌。③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背景):此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小题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词中加点的“破”“鸣”两字的妙处。
【小题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体裁看,这首词字数较少,属于宋词中的小令。作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 |
B.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但它还是有波澜的。首先下片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其次,“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很自然地把写自然风景过渡到写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 |
C.“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这里,词人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相比,表明了桃李之娇弱不如荠菜之顽强,也就是借此暗示了城市生活不如田园生活。 |
D.辛词语言风格鲜明,技法高超。此词尽管写乡野风景,但所写景物场面壮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充满激情与动感,体现了豪放派慷慨豪迈的典型风格。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褚遂良传(节选)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节选自《新唐书》,略有删改)
【小题1】用“/”给文中划横线的一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
(2) 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概括:褚遂良凭借哪些品质博得了唐太宗的好感和信任?
褚遂良传(节选)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节选自《新唐书》,略有删改)
【小题1】用“/”给文中划横线的一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臣职载笔,君举必书/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B.宜许太子间还东宫/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
C.以广懿德/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
D.因命遂良草诏/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
(1) 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
(2) 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概括:褚遂良凭借哪些品质博得了唐太宗的好感和信任?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④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⑤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⑥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⑦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⑧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⑨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⑩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⑪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⑫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⑬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⑭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⑮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动)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小题2】请结合文意说说标题“天使的礼物”的含义。
【小题3】语言品味:
(1)“找到了吗”“找到了!”文章最后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2)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巧设误会是本文在情节上最大的特点,请结合内容说说文章设置了哪几个误会?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题5】一件生活小事因小男孩的“痴痴”而令人动情。你在十五年的生活中有过为之而“痴”的人或物吗?你认为自己这样“痴”迷值得吗?请结合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吧。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④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⑤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⑥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⑦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⑧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⑨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⑩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⑪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⑫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⑬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⑭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⑮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动)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小题2】请结合文意说说标题“天使的礼物”的含义。
【小题3】语言品味:
(1)“找到了吗”“找到了!”文章最后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
(2)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巧设误会是本文在情节上最大的特点,请结合内容说说文章设置了哪几个误会?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题5】一件生活小事因小男孩的“痴痴”而令人动情。你在十五年的生活中有过为之而“痴”的人或物吗?你认为自己这样“痴”迷值得吗?请结合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吧。
9.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但少唐生三千卷书”
——谈文艺家的书卷气
杨光祖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①当代的一些艺术创作日渐远离观众,尤其书画界更是乱象丛生、良莠不齐。细看很多所谓名家的作品,除了他们自己宣扬的市场走红之外,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与这些艺术家来往,基本上无话可说,因为他们除了写字画画,对读书不太热衷,没有书卷气。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②但这些不太爱读书的书画家,却特别喜欢谈论书画,有时翻上几页,不禁佩服他们的胆量。连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敢信口开河。比如,某名家谈中国书法的真善美,洋洋洒洒几千字,从尧舜禹开始。其实,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人是不谈真善美三结合的。
③有些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尚可一看,但所写的文章就无法卒读了,套话、废话、空话,而且语句错误太多,有时候还故意追求高雅,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坦率地说,确如缠了小脚,半途又放开,却永远不是天足,而是残足了。并且还特别喜欢“中西打通”,一会儿“意境”,一会儿“后现代”,结果一团乱麻,什么都没有谈清楚。本来自己就不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今的中青年艺术家,其学养、眼界、胸怀,大都已经无法跟老一辈相比了。
④正因为学养不够深厚,所以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比较单薄,或者说浅薄。如今的不少艺术家喜欢刷存在感,总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没有基本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就没有一双慧眼,根本看不懂古人的书画。
⑤林散之先生说过:“做功夫的人都有心得,人问何绍基学书几十年有何心得,他说没有什么心得,只是写字比他人黑了一些。所谓黑,就是气厚。”我喜欢这样的文字。看起来似乎很家常,但老僧只说家常话,没有一定的修为,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是说不出来的。
⑥一个书法家,他的谈艺录,一般来说,应该是代表他艺术境界的文字。可是当代的不少谈艺录,真的让人大为失望。个别确有体悟的艺术家,却因为不读书,文字功夫不过关,怎么也说不清楚。有的书画家是有体悟的,可惜无法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满纸的陈词滥调,完全淹没了那一点“体悟”。
⑦文章,如同书法,最讲究的是节奏、韵律。上段与下段,上句与下句,那个长短高低,不是乱安排的。当代书法家大都很自信,但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水平的。看很多书画家作品上的题跋或落款,都让人气短。何绍基说:“作文必须胸有机轴,气味始能深厚。然亦须读书,看书时须从性情上体会,从古今事理上打量。与书理有贯通处,则气味在胸,握笔时方能流露。”这话说得真是好,需要悉心体会。何绍基能有那么高的书法成就,也是自然而然的。
⑧有些艺术家已经不会用“汉语”说话了。他们的“汉语”成了没有根的语言,更多时候甚至是胡言乱语。在中国,一个连汉语都不过关的艺术家,不管你从事的是哪门艺术,肯定是有问题的。有时候,我开玩笑说,看一个画家的题跋,就可以知道他的绘画水平。
⑨陈传席把“才能”“才华”区别开来,他认为:“画人的才能偏于技,习练而可得。才华偏于艺,非仅技也,读书、思考、历练,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人的情操、胸怀、意识、境界经过各种知识的滋润、锻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所谓修养,修之养之,共除庸俗,进入高雅,境界则不同一般,‘能’方可升为‘华’。”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
⑩当年,唐寅拜周臣为师,最后唐寅的画,就艺术性而言超过了周臣。有人问周臣何故?周臣坦言“但少唐生三千卷书”。可见,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对一位文艺家的重要性。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0日)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阐述的中心观点。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小题3】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古今文学家、艺术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但少唐生三千卷书”
——谈文艺家的书卷气
杨光祖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①当代的一些艺术创作日渐远离观众,尤其书画界更是乱象丛生、良莠不齐。细看很多所谓名家的作品,除了他们自己宣扬的市场走红之外,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与这些艺术家来往,基本上无话可说,因为他们除了写字画画,对读书不太热衷,没有书卷气。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②但这些不太爱读书的书画家,却特别喜欢谈论书画,有时翻上几页,不禁佩服他们的胆量。连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敢信口开河。比如,某名家谈中国书法的真善美,洋洋洒洒几千字,从尧舜禹开始。其实,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人是不谈真善美三结合的。
③有些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尚可一看,但所写的文章就无法卒读了,套话、废话、空话,而且语句错误太多,有时候还故意追求高雅,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坦率地说,确如缠了小脚,半途又放开,却永远不是天足,而是残足了。并且还特别喜欢“中西打通”,一会儿“意境”,一会儿“后现代”,结果一团乱麻,什么都没有谈清楚。本来自己就不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今的中青年艺术家,其学养、眼界、胸怀,大都已经无法跟老一辈相比了。
④正因为学养不够深厚,所以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比较单薄,或者说浅薄。如今的不少艺术家喜欢刷存在感,总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没有基本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就没有一双慧眼,根本看不懂古人的书画。
⑤林散之先生说过:“做功夫的人都有心得,人问何绍基学书几十年有何心得,他说没有什么心得,只是写字比他人黑了一些。所谓黑,就是气厚。”我喜欢这样的文字。看起来似乎很家常,但老僧只说家常话,没有一定的修为,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是说不出来的。
⑥一个书法家,他的谈艺录,一般来说,应该是代表他艺术境界的文字。可是当代的不少谈艺录,真的让人大为失望。个别确有体悟的艺术家,却因为不读书,文字功夫不过关,怎么也说不清楚。有的书画家是有体悟的,可惜无法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满纸的陈词滥调,完全淹没了那一点“体悟”。
⑦文章,如同书法,最讲究的是节奏、韵律。上段与下段,上句与下句,那个长短高低,不是乱安排的。当代书法家大都很自信,但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水平的。看很多书画家作品上的题跋或落款,都让人气短。何绍基说:“作文必须胸有机轴,气味始能深厚。然亦须读书,看书时须从性情上体会,从古今事理上打量。与书理有贯通处,则气味在胸,握笔时方能流露。”这话说得真是好,需要悉心体会。何绍基能有那么高的书法成就,也是自然而然的。
⑧有些艺术家已经不会用“汉语”说话了。他们的“汉语”成了没有根的语言,更多时候甚至是胡言乱语。在中国,一个连汉语都不过关的艺术家,不管你从事的是哪门艺术,肯定是有问题的。有时候,我开玩笑说,看一个画家的题跋,就可以知道他的绘画水平。
⑨陈传席把“才能”“才华”区别开来,他认为:“画人的才能偏于技,习练而可得。才华偏于艺,非仅技也,读书、思考、历练,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人的情操、胸怀、意识、境界经过各种知识的滋润、锻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所谓修养,修之养之,共除庸俗,进入高雅,境界则不同一般,‘能’方可升为‘华’。”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
⑩当年,唐寅拜周臣为师,最后唐寅的画,就艺术性而言超过了周臣。有人问周臣何故?周臣坦言“但少唐生三千卷书”。可见,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书,对一位文艺家的重要性。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0日)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阐述的中心观点。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小题3】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了古今文学家、艺术家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论证的方式看,本文属于立论文;从论证的话题和内容看,本文属于文艺评论。 |
B.文章主标题“但少唐生三千卷书”借用古人语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副标题则点明了文章论述的话题。 |
C.为了增强论证的力度,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除未用对比论证外,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都有使用。所举事例涵盖古今,颇具代表性。 |
D.按照陈传席的说法,文艺家专业水平高深属于“才能”突出,只有不断学习、思考,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增强综合能力,才能达到“才华”这一境界,即完成由“技”到“艺”的升华。 |
5.综合性学习- (共2题)
10.
书法作品欣赏与书写
(1)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2)请将上面书法作品中摘录的杜甫诗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用简体字抄写,标点自己补加,题款文字不用抄)
(1)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从字体看,这幅作品采用行书书体,文字内容摘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望岳》。 |
B.作品笔力刚劲,行笔潇洒,用笔提转自如,气韵飞动。 |
C.从布局上看,作品疏密有致,收放得当,末字偏小且下部留白,使全篇虚实相生。 |
D.作品正文大气磅礴,笔画粗细干湿变化较少,而左侧题款字体较小,用笔变化丰富,两者笔意前收后放,相映成趣。 |

(2)请将上面书法作品中摘录的杜甫诗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用简体字抄写,标点自己补加,题款文字不用抄)
11.
结合语境,仿照划线的句子再补写一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