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0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朱森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被助。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筹贩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贩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泛。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设戒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阁公益组织。从1915年到1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同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注重社会保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公益募捐事业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变化的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特别是战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做出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先进行各大单位机关、各军兵种机关、各军兵种所属部队的整编。到1987年底,全军总人数由400.6万人减至305万人,减少95.6万人,并且合并了4个大军区,减少了保障人员。组建了陆军集团军和陆军航空兵,加大了技术兵种的比例,初步理顺了一些领导和管理体制,提高了工作效能。***,军队改革仍然按照1985年确定的方针和原则进行。在这一阶段,军队改革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和改革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并通过体制编调整和改革带动了其它方面的改革,标志着军队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的阶段。
——摘编自袁德金《30年军队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军队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进行了干涉。6月27日美国在联合国提交了动议案,要求联合国介入朝鲜战争,恢复战前状态。苏联缺席了此次联大会议,联合国通过了美国的议案。随后组成了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联合国军统一由美国驻远东司令部指挥。
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担心欧洲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此纷纷开始重整装备,并积极组建各种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北约这个军事集团的出现。这反过来又刺激了苏联,随后也组建了华约军事集团,从而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同时,美国宣布台湾海峡国际化,并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令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国的计划推迟,造成了台湾局势长期紧张。……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1951年通过《旧金山和约》结束了日本战败国地位,并通过与日本签订同盟条约,将日本拉入了其军事同盟国的轨道,使得日本连同中国周边其他一些国家构成了封锁中国的包围圈。
——摘编自左双文《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干涉朝鲜内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等西方大国干涉朝鲜战争所带来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宋美龄,一位外交蒙,频频游历于南京一华盛顿一开罗之间,为蒋介石的军队募集来大批美金,为抗日的中国迎来国际同情和支援。作为一位中国抗日军人,她曾领导过威震敌胆的飞虎队,也曾在苏区红军的反“围剿”中差点命赴黄泉。西安事变,她怒斥何应钦灭蒋阴谋,勇赴华清池救夫。也正是这个第一夫人,面对手无寸铁的学生群众,命令军警开枪,酿成震惊中外的南京血案(1947年);在重庆解放前夕,也是她怂恿蒋介石将杨虎城将军杀害于歌乐山下。
--摘编自陈廷一《宋氏三姐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美龄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美龄的主要活动。

2.单选题(共7题)

5.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雅典法律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6.
(题文)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7.
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
阶层(职业)年代
1560年
1700年
贵族、绅士、教士
100%
100%
商人、律师、政府官员
100%
100%
(伦敦)店主、制造业者
60%
90%
(乡村)店主、制造业者
30%
60%
农场主(含自耕农)
50%
75%
农牧业雇工和佃仆
15%
15%
茅舍农(含牧民)
20%
20%
 
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
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C.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
D.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8.
下表是1844-1851年上海茶出口量及出口价格统计表,此表反映出
年别
茶出口量
茶出口价格

指数(1844-1845=100)
两/担
指数(1844-1845=100)
1844-1845
3800627
100
 
 
1845-1846
12459988
328
37.0
100
1846-1847
12494140
329
29.2
79
1847-1848
15711142
413
26.7
72
1848-1849
18303074
482
24.9
37
1849-1850
22363370
588
19.5
53
 
A.上海替代广州成为中国经济中心
B.列强控制下茶叶出口利润丧失殆尽
C.鸦片战争后中国银贵钱贱的状况
D.太平天国起义抑制了上海茶叶贸易
9.
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这些举措
A.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
B.挫败了日寇对华经济侵略
C.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日的精神
D.体现了工农政权的性质
10.
1984年,我国政府对猪、鸡鸭、蛋品、蔬菜等的派购制度改为国家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供应的办法,1985年又将粮食的统购制度改为国家实行合同订购的办法。这一举措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C.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D.加强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
11.
1905年,清廷向全国民众宣布实行预备立宪,于是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咨议局开始在各省筹建,议论本省应兴应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及应付义务等。1909年10月,除新疆之外,全国21个行省均成立了一个名叫咨议局的新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
B.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
C.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近代化转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