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97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接触是十六世纪的事,但是真正对照和冲突的时代到十九世纪才开始。我们是让一切观念、信仰、制度很自由地与西方文化慢慢接触,慢慢接受感染,接受影响,于是有时起了一步步渐进的改革,也有时起了相当迅速或激烈的变动。那种种自动的革除淘汰,那种种数不清的采纳吸收,都不会破坏这个站在受方的文化的性格与价值。

——摘编自胡适《中国的传统与将来》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坚守”,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可眸)
材料宋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同时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府的职责,需设立独孤因等恤养老幼贫痪的常设机构。虽然这些实践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做法,但其理念值得我们今天深入思考。
——摘编自《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扶贫制度的作用及当代价值。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从6月起就致力于对华贷款,他一再向罗斯福说明:美国只需一艘战列舰代价,就可维持中国抗战;如果中国停止抗战,美国就需用更多的钱建设海军。而且,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罗斯福最终于1938年11月30日批准了对中国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影响。
4.
   
材料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是“泰山学派”的创始人。他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的影响甚大。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据《宋史•石介传》编

(1)根据材料,概括石介生平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3.单选题(共7题)

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A.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B.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C.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D.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6.
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陶风车、陶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
A.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7.
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
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
D.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8.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中产阶级发起了服装改革的潮流,典型的男装是西服外套和马甲、黑色灰色或蓝色的裤子,20世纪初妇女中广泛流行短裙和女士长裤。这一时期的服饰变化
A.强化了服装的装饰作用
B.促进了平等观念的产生
C.适应了生产领域的变革
D.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9.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实行二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一规定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纠正了左倾错误
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D.克服了平均主义
10.
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A.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11.
《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白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三民主义、改良主义等。这种现象反映了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