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骄奢(sē) 附和(fú) 触目伤怀(zhù) 根深谛固(dì) |
B.商酌(zhuó) 窒息(zhì) 眼花缭乱(liáo) 不屑置辩(xiè) |
C.踉跄(liàng) 脱臼(jiū) 袖手旁观(xiù) 锲而不舍(qì) |
D.惭作(zuò) 祈祷(qǐ) 因地制宜(zhì) 毋庸赘言(wù)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
B.这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C.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即将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翘首期盼。 |
D.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 |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并未其实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扔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认识旷远。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并未其实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扔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认识旷远。
A.“缔造”“体味”都是动词,“不朽的生命”“优美的诗句”都是偏正短语。 |
B.“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一句中,“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作状语。 |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递进复句。 |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并未”去掉。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
(2)杀人者死,伤人者刑(________)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4)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小题3】用“/”给句子划分停顿。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小题4】(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
【小题5】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
(2)杀人者死,伤人者刑(________)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
(4)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小题3】用“/”给句子划分停顿。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小题4】(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
【小题5】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
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然不理睬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一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11)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12)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13)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14)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15)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16)“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17)“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18)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19)“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20)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
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小题1】选文第④~⑳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冷漠怀疑——A__________——愉快自信—-B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文第⑦段和第(18)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
【小题4】选文第⑮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小题6】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
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然不理睬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一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11)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12)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13)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14)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15)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16)“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17)“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18)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19)“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20)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
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小题1】选文第④~⑳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冷漠怀疑——A__________——愉快自信—-B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文第⑦段和第(18)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
【小题4】选文第⑮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5】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小题6】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4.语言表达- (共2题)
6.
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 引导他们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意义重大。
①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
②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
③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机构多方联动,
④强化为人父母者的阅读意识,
⑤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
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 引导他们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意义重大。
①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
②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
③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机构多方联动,
④强化为人父母者的阅读意识,
⑤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
A.①⑤②④③ | B.⑤②①③④ |
C.④⑤①②③ | D.⑤②④③① |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8.
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如果你是一棵青松,就不要害怕严冬的侵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不要害怕乌云的遮蔽。挫折往往是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如果你是一棵青松,就不要害怕严冬的侵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不要害怕乌云的遮蔽。挫折往往是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