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47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3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第一等奖。
B.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上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也不行。
D.班会上,班主任长此以往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B.澳大利亚海关当局正在对代表团成员的历史记录进行反复核对,以核实在参加过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以及即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运动员中,是否有人涉嫌走私兴奋剂。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3.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②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③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④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B.①④⑤③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②④⑤③
4.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右图线段AB的长{#blank#}1{#/blank#}.

5.
对《桃花源记》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地方。
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一个富足和平的地方。
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以免他出去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D.三、四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了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无论有多少不xiāo(__________)子孙,无论有多少叛臣国贼,它永远炉火烧得通红,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__________)青烟消失,而其中的铁质就会duàn(__________)造成为精钢。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抵yù(__________)外侮(__________)的信念,是永不被摧毁的精神。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小题1】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小题4】两段文字都刻画的是范仲淹的故事,但目的各有不同。甲段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乙段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动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辆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
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
④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炼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⑤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⑥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叉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赵亚兴摘自《读者俱乐部》,有删改)
【小题1】本文标题是“生活中的减法”,为什么先从“生活中的加法”谈起?
【小题2】结合②一③段有关内容,说说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生活的加法,而“反其 道而行之”是“生活的减法”。
【小题3】文中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小题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司空见惯。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活动,③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
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阳光,带给人们温暖,带给人们光明。有了阳光,便有了憧憬;有了阳光,便有了幸福。有阳光的日子生活是温馨的,有阳光的日子心情是愉悦的……请以“有阳光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经历和感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