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铁路20年发展予以评析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铁路20年发展予以评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89年前,英国对于继承人并没有严格的成文规定,王室成员可以靠武力征服、法律规定、议会选举等各种方法成为国王。而随时间推移,男性长子继承制渐渐成为了默认继承规则,继承权主要和长幼、性别、合法性、血统有关。
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它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份法案为王位继承添加了硬性的宗教信仰条件,规定了同罗马教廷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者不能继承王位。罗马天主教徒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的人更是被排除在继任者之列。《王位继承法》正式书面规定了长子继承制:在王位继承权上,同样的血缘关系,不论年龄大小,男性排位先于女性。若长子亡故,王位由其后嗣继承。英王如果没有合法子女,王位由其弟继承。
——摘编自互联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位继承法》颁布的影响?
1689年前,英国对于继承人并没有严格的成文规定,王室成员可以靠武力征服、法律规定、议会选举等各种方法成为国王。而随时间推移,男性长子继承制渐渐成为了默认继承规则,继承权主要和长幼、性别、合法性、血统有关。
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它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份法案为王位继承添加了硬性的宗教信仰条件,规定了同罗马教廷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者不能继承王位。罗马天主教徒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的人更是被排除在继任者之列。《王位继承法》正式书面规定了长子继承制:在王位继承权上,同样的血缘关系,不论年龄大小,男性排位先于女性。若长子亡故,王位由其后嗣继承。英王如果没有合法子女,王位由其弟继承。
——摘编自互联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位继承法》颁布的影响?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许多领域,苏联和美国社会也许具有相似性,如他们的国内审查政策、空间竞赛、寻求核优势以及在冷战中寻求霸权,他们也在基本的人性方面相似:防止恐惧达到顶点而失去平衡。在发生有名的厨房争论的几个星期后,赫鲁晓夫访问了美国,成为第一个踏上美国国土的苏联领导人。尽管也有关系紧张的时刻,但是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促成了缓和时代的到来,尽管时间很短。对他的美国之行的电视报道也使得数百万的美国人看到以前被认为是恶魔的苏联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苏联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暗示着在危险的冷战世界也存在着和平的可能。在两极世界中寻求和平是对欧洲世界及其以外世界的修复。然而,在很难取得和平的时候,超级大国还面临了来自许多领域的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小国。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概括促使冷战不断升级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的和平因素有那些?
材料在许多领域,苏联和美国社会也许具有相似性,如他们的国内审查政策、空间竞赛、寻求核优势以及在冷战中寻求霸权,他们也在基本的人性方面相似:防止恐惧达到顶点而失去平衡。在发生有名的厨房争论的几个星期后,赫鲁晓夫访问了美国,成为第一个踏上美国国土的苏联领导人。尽管也有关系紧张的时刻,但是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促成了缓和时代的到来,尽管时间很短。对他的美国之行的电视报道也使得数百万的美国人看到以前被认为是恶魔的苏联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苏联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暗示着在危险的冷战世界也存在着和平的可能。在两极世界中寻求和平是对欧洲世界及其以外世界的修复。然而,在很难取得和平的时候,超级大国还面临了来自许多领域的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小国。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概括促使冷战不断升级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的和平因素有那些?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初年到汉武帝时期治国思想及国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材料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初年到汉武帝时期治国思想及国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5.
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
B.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
C.为之后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
D.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 |
6.
下文出自中国共产党1935年发表的《八一宣言》:“……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国的毒计,正在实行,长此下去,眼看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各地,均将逐渐被日寇所吞蚀。我五千年古国将完全变成被征服地,四万万同胞将都变成亡国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B.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的必要性 |
C.国共已经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
D.《八一宣言》直接引发西安事变 |
7.
《新全球史》中说:(商鞅)由于给个体耕种者以土地的所有权,世袭的贵族阶层在经济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这一措施使秦国的统治者在国内能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作者阐述的是
A.秦国能统一的根本原因 |
B.土地私有制的重要作用 |
C.自耕农取代了贵族阶层 |
D.官僚政治优于贵族政治 |
8.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政治体制变革 |
B.引进传播启蒙思想 |
C.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
D.有效抵御了列强侵略 |
9.
下列表格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该表表明
| 1890-1894年 | 1895-1899年 | 1910-1914年 |
出口 | 100 | 142 | 315 |
进口 | 100 | 153 | 417 |
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 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 |
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 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 |
10.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
B.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灵活性特点 |
C.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 |
D.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11.
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
A.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 |
B.美国文化全部来源于欧洲文化 |
C.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
D.美国明星出现促使美国走向独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