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3.
读极地地区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D地的经纬度位置可能是( )
【小题2】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 B. C三地中B地白昼时间最长
B、C地位于B地的西南方
C. A、B两地位于东半球,C点位于西半球 D. 此时,各国对图示地区的考察活动增多

【小题1】D地的经纬度位置可能是( )
A.60°S,45°W | B.60°S,135°E |
C.45°S,80°W | D.45°N,45°E |
A. A、 B. C三地中B地白昼时间最长
B、C地位于B地的西南方
C. A、B两地位于东半球,C点位于西半球 D. 此时,各国对图示地区的考察活动增多
4.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 )
【小题2】两地降水量柱状图说明了( )
【小题3】形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1】从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 )
A.两地冬季气温都在 0℃以下 | B.两地冬季气温温差不大 |
C.两地夏季气温都在 20℃以上 | D.两地气温年较差都不大 |
A.两地降水都集中在 7、8 月份 |
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都不大 |
C.两地年降水量都在 800 毫米以上 |
D.甲地雨季比乙地短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因素 | D.农业生产 |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对北京、天津及沿线省区供水。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中线输水线路经过的省区有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问题 |
B.输水主干河道是京杭运河 |
C.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
D.工程起点是长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
A.鲁、苏 | B.豫、冀 |
C.皖、豫 | D.晋、冀 |
6.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 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原畜牧业
D. 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小题1】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B. 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原畜牧业
D. 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
7.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家住昆山的张予墨同学,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同城效应”,依据条件中可能性最小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语句错误的是( )

【小题1】家住昆山的张予墨同学,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同城效应”,依据条件中可能性最小的是( )
A.海上航线 | B.铁路干线 |
C.高速公路 | D.高速铁路 |
A.鱼米之乡 |
B.江海交汇之地 |
C.东方明珠 |
D.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
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山东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铁路干线山东省的不经过山东省的是( )

【小题1】对山东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濒临渤海和黄海 |
B.位于黄河下游,航运发达 |
C.山东省西部、北部的鲁西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
D.山东省的蔬菜、水果、畜牧、渔业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
A.胶济线 | B.京广线 |
C.京九线 | D.京沪线 |
13.
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描述语句不符合图情的是( )
A.人口和城市分布在绿洲 |
B.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
C.沙漠中人迹罕至,没有任何交通线 |
D.交通线主要沿盆地边缘分布 |
2.解答题- (共3题)
14.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有人说,美国是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美国西部分布着一系列南北向的高大山脉, 其中A是_______山脉; 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
(3)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中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_______, 请分析 该 农业带发展的自然条件。
(3)美国的约翰先生全家每个礼拜日都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信仰的宗教应该是_______。
(5)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有人说,美国是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美国西部分布着一系列南北向的高大山脉, 其中A是_______山脉; 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
(3)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中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_______, 请分析 该 农业带发展的自然条件。
(3)美国的约翰先生全家每个礼拜日都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信仰的宗教应该是_______。
(5)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5.
去年寒假家住北方的张明同学去南方地区旅游,下面是他在南方地区用到的地图和他的一些发现,请结合他的体验完成下列各题。


(1)他发现南方和北方之间横亘着一座大山① ,他发现南方地区地形更复杂多样,其中B是 (地形区)。
(2)其中A、C两地区气温差异很大,A低气温明显高于C低,请分析原因 。
(3)C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请你结合图20从气候角度分析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
(4)C地区的人们借助发达的交通,往返于不同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是“ ”, C地区旅游业发达,源于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这里还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如 。
(5)C地区工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这里交通便利②铁路线是 ,濒临海洋D 是 。
(6)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河流E是 ,E河流域制糖业发达,源于该地盛产 。


(1)他发现南方和北方之间横亘着一座大山① ,他发现南方地区地形更复杂多样,其中B是 (地形区)。
(2)其中A、C两地区气温差异很大,A低气温明显高于C低,请分析原因 。
(3)C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请你结合图20从气候角度分析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
(4)C地区的人们借助发达的交通,往返于不同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是“ ”, C地区旅游业发达,源于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这里还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如 。
(5)C地区工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这里交通便利②铁路线是 ,濒临海洋D 是 。
(6)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河流E是 ,E河流域制糖业发达,源于该地盛产 。
16.
北京某学校暑期地理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对北方各地进行考察,他们搜集了部分地区的资料,请同学们,根据他们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其中一组到达图中A地区,该地形区是 ,他们拍摄了一幅照片(图18)说明该地存在 (生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各写一条),当地人们通过近年来的一些措施使黄河水变清了,请列举该地的一项治理措施: 。
(2)他们在A地走访当地农民,发现该地传统民居是 ,当地人个个是歌手,爱唱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同学们热情地向农民介绍现代北京的符号 。
(3)另一组到达图中B地,发现当地工业主要以 工业为主,通过采访老工人,发现该地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些问题,如: ,针对这些现象国家及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4)在B地调查中学生发现,该地大面积种植水稻,请结合图17分析该地能够种植水稻的原因: ;B地熟制却只有 。
(5)B地农村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分析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1)其中一组到达图中A地区,该地形区是 ,他们拍摄了一幅照片(图18)说明该地存在 (生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各写一条),当地人们通过近年来的一些措施使黄河水变清了,请列举该地的一项治理措施: 。
(2)他们在A地走访当地农民,发现该地传统民居是 ,当地人个个是歌手,爱唱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同学们热情地向农民介绍现代北京的符号 。
(3)另一组到达图中B地,发现当地工业主要以 工业为主,通过采访老工人,发现该地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些问题,如: ,针对这些现象国家及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4)在B地调查中学生发现,该地大面积种植水稻,请结合图17分析该地能够种植水稻的原因: ;B地熟制却只有 。
(5)B地农村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分析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