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77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0/5/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将“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克伦威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固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材料三也许可以这样说,谁都比不上像他那样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他死后不久,就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可是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多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

——(英)莫里斯·阿什利《论奥利弗·克伦威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过分”的革命活动是指什么?“不可避免的反动”又是指什么?两者在本质上是否有差异?请简要阐释。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为什么?
(3)材料二、三是如何评判克伦威尔独裁体制的?当时英国产生独裁体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共22题)

3.
某书中有这样的描述:“1661年1月的伦敦……一群面露凶相,怀着强烈复仇情绪的国王的忠实部属……将克伦威尔、爱尔顿和布拉德肖的尸首拖了出来,装上木架,拖着游街,然后裹上镣铐,吊在土贝恩的绞刑架上。这是对已死的‘弑君者’宣判和执行的所谓‘绞刑’……”文中的“国王”应该是()
A.詹姆士一世B.查理一世C.查理二世D.詹姆士二世
4.
现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他是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 ②是经女王任命后才正式成为首相的
③他是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 ④他无须对议会负责但必须受议会监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美国1787年宪法中“We the people”这三个英语单词是被引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它的含义是“我们合众国人民”,这反映了(   )
A.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B.它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C.它以“主权在民”为宗旨D.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6.
“美利坚合众国之国会代表,谨于公元1777年11月15日,即美国独立次年,郑重集会,并一致通过……第一款:此同盟之名称‘美利坚合众国’。第二款: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这段材料应该属于下列哪部文件(   )
A.《独立宣言》B.《邦联条例》C.《联邦宪法》D.《宪法修正案》
7.

经济作物长绒棉至今仍然是埃及农业的骄傲。起初长绒棉种植在埃及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B.埃及海外殖民地的需求
C.埃及优越的气候环境D.阿里的重视
8.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了理性时代。”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蕴涵的共同文化精神是(    )
A.伦理道德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民主科学
9.
洛克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体,权力分配上“立法权和执行权该由不同的人员行使”“而如果执行权和对外权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里,这就会使公共的力量处在不同的支配之下,迟早总会导致纷乱和灾祸。”由此可见,他认为()
A.三项权力应该由三种不同的人掌握B.国王只能掌握执行权
C.执行权和对外权应该由国王掌握D.立法权和对外权可以由一人掌握
10.
南朝谢灵运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糜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针对以上情况,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B.设立三长制
C.推行新的租调制D.汉化政策
11.
梭伦的诗句写道:“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诗中“黑色的土地”见证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是
①废除“六一汉”制度  ②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  ④改革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
12.
王安石说:“恩泽子弟,痒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扩大宋朝政权的基础B.恢复汉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
C.改革科举制D.整顿太学
13.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都是复杂而又艰巨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下列因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最终被中止的有
① 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④
14.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仟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以上涉及商鞅变法的措施有
①推行县制   ②废除井田制   ③统一度量衡  ④重农抑商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④
15.
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占优势的省份总计19个,工役制度(1861年改革后,农民因缺少土地而被迫租种地主土地,实行工役地租)中占优势的省份总计17个,两种混合制度占优势的省份总计7个。这说明:
①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
②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③改革后的农村经济是农奴工役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复杂形式
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6.
在变法过程中,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康有为提出上述建议的原因是
①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采取必要的策略以减少变法阻力  ④增加行政机构使各部门互相牵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③④
17.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毫无疑义,(废除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下列不能论证上述评价的是()
A.改革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B.农民要交出大量赎金购买土地
C.地主趁机夺取农民最好的土地
D.农民完全失去土地
18.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说:“唯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唯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他的核心观点是()
A.中国风气未开B.实行民主共和制
C.实行君主专制D.由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19.
阿奎那说:“……这个王国的职务不是交托给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是交托给神父,以便使世俗的事务仍旧和神的事务有所不同:并且,特别是,这个职务是委托给祭司长、彼得的继承者和教皇、罗马教皇的。”他这段话体现的含义是()
A.王权高于一切B.教权高于王权C.建立中央集权D.君主政体是最好的形式
20.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评价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阿里改革措施中的“训练阵法”与下列哪国最相似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21.
英王詹姆士一世以“君权神授”为幌子,极力鼓吹王权的至高无上,因此被法国国王讥讽为“基督教世界中最聪明的大傻瓜”。他()
A.正式规定教会的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B.接受议会通过的《权利请愿书》
C.鼓吹“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
D.肆意运用“君权神授”,但也承认法律至上
22.
“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视为天赋人权而写《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A.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杰斐逊在某文件初稿上有这样一段话:“……他(英王乔治三世)诱骗他们,并把他们运往另一半球充当奴隶,或使他们惨死在运送途中。”但是在签署这一文件时,本段内容却被删去。下列对这件事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A.这个文件是《人权宣言》B.反映了这个文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C.这段话是对奴隶制的谴责D.之所以被删去是因为南方代表反对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第二章《人民》规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等。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B.确立人民自由和平等的地位
C.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D.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选择题(共23题)

25.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26.

  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 {#blank#}1{#/blank#} 的质量最小.


27.

 1kg水需用容积至少为{#blank#}1{#/blank#}mL的瓶子才能盛下.


28.

 1kg水需用容积至少为{#blank#}1{#/blank#}mL的瓶子才能盛下.


29.

下表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采用方案A测出 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中,物理量{#blank#}1{#/blank#}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 的值偏{#blank#}2{#/blank#}(填“大”或“小”)。


30.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下图a)为{#blank#}1{#/blank#}cm3,石块的密度是{#blank#}2{#/blank#}kg/m3。图b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c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的不规范之处。

图b:{#blank#}3{#/blank#};

图c:{#blank#}4{#/blank#}。


31.

— Mabel, did you catch a cold again?

—Yes. I didn'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enough exercise.

32.

— Mabel, did you catch a cold again?

—Yes. I didn'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enough exercise.

33.

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

34.

— Sammy, do you like the grammar book?

—Oh, I lov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so practical.

35.

— Sammy, do you like the grammar book?

—Oh, I lov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so practical.

36.

— Sammy, do you like the grammar book?

—Oh, I lov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 is so practical.

37.

— Sorry, I didn't pass the exam, and then what should I do?

—I think perhaps you should be careful next time.

38.

— Sorry, I didn't pass the exam, and then what should I do?

—I think perhaps you should be careful next time.

39.

— Sorry, I didn't pass the exam, and then what should I do?

—I think perhaps you should be careful next time.

40.

将一质量是6g的金戒指缓慢漫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称得溢出水的质量是0.4g,问:此戒指的密度是多少?


41.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42.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43.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44.浓硫酸与蒸馏水配制成充电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28×103千克/米3,而购回的浓硫酸密度是1.84×103千克/米3,那么在配制这种电解液时,浓硫酸和水的比例关系是 ()

45.一块冰化成水后( )

46.一正方体金属块边长为2cm,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

(×103kg/m3

金    19.3

铝    2.7

银    10.5

铁    7.9

47.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