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黄陵中学高一第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765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材料三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四、
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上述材料源于哪一文献?颁布于何时?有何意义?
(2)材料一中议会通过什么手段限制王权?
(3)材料二反映议会有哪些自由?
(4)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该观点最早是有哪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
(5)据材料四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分配和平衡权利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一一《共同纲领》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从50年代出席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到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实现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苏丹达尔富尔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政治、安全、经贸、人权、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我们积极推动东亚系列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
——张业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1)材料1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据材料1说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
(3)结合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成就。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当代大国角力下的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
结合二战后初期至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史实分析美国是否能够实现其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大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2.单选题(共28题)

4.
“民主政治框架乃空中楼阁,缺乏群众基础;在空中楼阁里,只有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权力的盛宴;对于人民来说,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到。”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化可谓漫长而曲折,以下符合这一转化的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1688年光荣革命
C.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5.
有人认为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C. 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权力机构
D. 德意志皇帝决定对外政策
6.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7.
美国总统布什利用情报机关的“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虚假情报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他主要被哪一机构批评
A.最高法院B.国会
C.五角大楼D.最高参谋部
8.
下列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明确了政府权力
C.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人民民主权利
D.规定政府权力,限制了独裁
9.
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B.戳穿俄罗斯的凯觑
C.抗击法兰西的人侵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10.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谭嗣同
D.左宗棠
11.
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12.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发动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他们的做法反映了全国上下
A.主张和平建国B.希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C.倡导国共合作D.要求“攘外必先安内”
14.
马克思主义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那么,促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根本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弊端的日益暴露
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研究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5.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中美关系
17.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18.
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这次国际会议是
A.联合国成立大会B.日内瓦国际会议
C.亚非万隆会议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19.
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表达了拥护国际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愿望
B.它只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它仍然适用于当今和平和发展的时代要求
20.
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①“一边倒”  ②不结盟 ③“另起炉灶” ④“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1.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方针中的“异”是指
A.社会制度不同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民族、区域不同D.宗教信仰不同
22.
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  )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23.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4.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5.
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
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B.和苏联进行全面对抗
C.加强内部联合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6.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A.反对法西斯主义B.谋求和平、民主
C.美苏实力均势D.两在阵营的对立
27.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多数国家经济困难,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B.各国照搬苏联模式,政治僵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执政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
28.
美国策动成立北约,除企图遏制苏联以外,还有一个意图是(   )
A.凌驾于联合国之上B.分裂德国
C.援助西欧D.称霸世界
29.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
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30.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31.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效果最显著的是
A.吴起变法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D.李悝变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