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7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选择题(共12题)

1.
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颁发(bān)    屏息(bǐng)    翘首(qiáo)   殚精竭虑(dàn)
B.悄然(qiāo)   桅杆(wéi) 荫庇(yìn)    济济一堂(jǐ)
C.镌刻(juān)   娴熟(xián)    诘责(jié)    一丝不苟(ɡǒu)
D.盎然(àng)    炽热(zhì) 猝然(cù) 藏污纳垢(góu)
2.
选出下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安详  频临    玷污  并行不悖
B.辐射  顷刻    愤概  凶神恶煞
C.沉溺  喧嚣    融恰  英雄辈出
D.涣散  荒谬    赋予  有恃无恐
3.
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因救学生而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最美的女教师”
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B.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在芬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
C.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会当凌绝顶”(《望岳》)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丹东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 修改:结尾应加上“而奋斗”
B.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了许多。 修改:删掉“使”
C.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修改:将“决定于”改为“取决于”
D.我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审题。修改:删去“的原因”
6.
下列各句中,表达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B.小明,请稍等,我把这道题答完后,马上和你去踢球。
C.为了保证会议顺利进行,请将您的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模式。
D.这点病不算什么,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7.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
8.

下列饮食习惯中,合理的是(  )

9.

下列饮食习惯中,合理的是(  )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B.《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C.《黄鹤楼》作者崔颢,唐代诗人。
D.《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11.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
B.吴承恩是清代小说家。晚年著成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C.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记录了他对家人、朋友、师长的真挚情感,这里有迷信善良的长妈妈、质朴而率真的双喜阿发、严谨而且正直的藤野先生等。
D.《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船长是阿龙纳斯。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B.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清明节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各家以新桃换旧符寄寓对新一年的期盼。
C.“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D.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13.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余拏一小舟  拏: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小题2】翻译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题3】“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两句中“强”“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感情?
14.
王文正在相府日,未归第。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亟令人首取二壶。其妇曰:“上赐也,俟相公归视。”即欲持去。兄怒,挈梃击壶皆碎,酝流盈地。夫人恶之,不令扫却。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愤然具道所以然。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余无他言。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上遣使赐御酒十器  使(______) 公徐语曰  徐(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
【小题3】画线句“左右愤然具道所以然”采用侧面描写表现主要人物的什么性格品德?

3.现代文阅读(共3题)

15.
天堂鸟
①这一年,瑞典的冬天真冷,几个月前就已寒气袭人。山谷的早晨特别寂静,白色的雾帐挂在山路上冰封的房子静静的躺卧在水沟旁。早上,村民们将孩子送进学校。将近下午3时,天气骤变。顿时,寒风呼啸,从这个村庄刮向那个村庄,卷起的漫天大学笼罩了寂寥无人的山路。
②正当老师担心孩子们无法回家的时,村民们各自驾着雪橇,从洒落在山谷中的木屋里来到学校接孩子。风越刮越大,天色变得昏暗,再也看不到周围的树木和行人。
③学生中间有三个小姐弟,姐姐叫安蕾,14岁;妹妹叫爱力克,9岁;小弟弟叫约阿那,7岁。他们家虽然住得远,今天却很幸运,爸爸比别人早预见到天气会变化,在别人到达之前就骑着马,赶着雪橇来到了学校。爸爸在雪橇里为他们准备了暖烘烘得羊毛毯子和围巾。拉雪橇的是一匹叫佳娜的老母马,头上裹着御寒得头套,一见到孩子们就高兴得跺着蹄子。
④ 孩子们背着书包爬上雪橇,高兴得坐好,老母马俯首贴耳,单等着孩子们发号施令回家。
⑤突然,一声不知来自何方的巨大得爆炸声响起,接着,昏暗的天空中划过一道强烈得亮光,继而一阵狂风咆哮而来,老马一惊,挣脱缰绳,拉着雪橇在暴风雪中狂奔。
⑥ 姐姐安蕾急忙去拉缰绳,但老马跑得太快,怎么也抓不住。爸爸在惊愕中尚未反应过来,一下就不见了雪橇的踪影。
⑦大雪纷飞,漫天皆白,整个大地变成了童话世界。再也看不到道路,风雪只需几秒钟就把地上的痕迹一扫而光。
⑧ 安蕾和弟妹此时尚未意识到危险,以为老马还会和往常一样奔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小弟妹在惊恐之后反而觉得高兴起来,他们想和爸爸赛跑,看谁先回到家。于是兴奋的叫着老马:“跑啊,佳娜!快啊,佳娜……”
⑨疯跑很久以后,佳娜终于停下来,安蕾乘机抓住了缰绳。她警惕的环顾四方,只见大地白雪皑皑,看不到任何一个标志物,一棵树或一座房子,最后她明白是老马走错了路。此时小弟妹也害怕起来,睁大眼睛看着姐姐。老马惊魂未定,满嘴喷着热气,嘴周围结了一个大冰圈。安蕾生怕老马冻坏,连忙从雪橇里拿出一条羊毛围巾包住它的嘴。
⑩安蕾挺身站到雪橇前面,迎着风挡住身后的小弟妹。她拉动手中的缰绳,吆喝老马寻找回家的路,可老马迷失了方向,跺着蹄子,忽左忽右,踯躅不前。安蕾停下来,再爬上马背向远处眺望,可什么也看不见,只有狂风在离地面两米高处翻滚着,刮起的冰渣子像刀子一样扑打她的脸和身子。她眨巴着眼睛,睫毛一下也结了冰。
⑾安蕾急了,用力拉住缰绳,想让老马掉头,走出这个可怕的地方。可老马弓腰一使劲,跌倒了,雪橇被侧翻过来,将孩子们重重得抛到地上。安蕾刚一爬起来,不小心又陷入了齐腰的雪窟窿里。下面的冰咔咔作响,裙子和长袜被冰粘住了。
⑿ 她和弟妹爬起来后,想把雪橇重新扳倒放平。她喝令老马使劲儿拉,可雪橇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重,怎么也翻不过来。再仔细一看,雪橇的一个滑板被卡锦了坚硬的冰缝里。
⒀ 这样过了两个小时,暴风雪还在不停的刮,他们被冻得发抖。安蕾赶快用侧着的雪橇作为零时窝棚,把弟妹安置在窝棚里。她将雪橇地板当做一面挡风的墙,在雪橇顶上盖了一块羊毛毯当顶盖,自己背着书包拉开羊毛披肩站在雪橇最外面,成了小弟妹第二面挡风的墙。
⒁老马弓着身子独自站在雪地上,很快它就变成了一尊一动也不动的塑像。
⒂ 暴风雪在雪橇四周不停的飞舞,吹打着羊毛毯顶盖,掀起安蕾的披肩。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奋斗了好几个小时,雪还在无休止的下,无孔不入。安蕾不停地摇动着羊毛毯和披肩上的雪,生怕被雪压塌。她突然奇怪地想,他们可能遇到世界末日之雪了,她听爸爸说过,世界末日时,大雪会冰封整个世界。
⒃此时已到深夜,两个小弟妹想打瞌睡。此时睡觉可不行,他们听爸爸说过许多遍,此时应不停地动、讲话,在雪中睡觉无疑等于死亡。
⒄ 安蕾的外套已被冻成了冰壳,像枷锁一样锁住她,她已感觉不到自己双脚的存在。雪橇重重的压在她的书包和披肩上,使她的双手再也不能保持伸开的姿势。为了保护弟妹,她最后不得不跪下来,将自己的背暴露在风雪中。
⒅ 就这样,她尽了最大努力将暴风雪和弟妹隔开。她还费尽力气扒开雪,捡起一块羊毛毯盖到弟妹头上。现 在她只能阻止他们睡觉了。她对弟妹说:“爱力克,约阿那,不要睡觉!我们数数好吗?数到100……我们先脚动,后手动,动100下;再拍手掌100下,拍拍脸,再拍拍手……听话,不要停!”
此时,身体健壮的老马却轰然倒下,那身躯被无情的雪吞噬、埋葬起来,安蕾已顾不上去看它。她在和冰雪做殊死搏斗,冰雪抽打着她的背,她感到全身麻木。现在她叫小弟妹唱歌,自己却偷偷地流泪,泪水一下子变成了两行冰,挂在她圆圆的脸上。她对弟妹说:“爱力克,约阿那,听我说,要是我睡着了,你们一定答应我,一定要醒着。你们向我发誓,要继续数数,即使我睡着了你们也一定要数。这很重要,发誓!”
⒇ 他们继续数数,因为他们发过誓了。当他们继续数数时,他们地小姐姐扑倒在他们身上睡着了,那身子成了为他们挡住死神地最后一道屏障。
(21)当第二天早上7时人们找到他们时,小弟妹依稀还在梦中数着:“1、2、3、4……”而此时,他们的小姐姐安蕾张开双臂抱着他们,那样子就像一只冻僵的张开翅膀的小鸟,而他们的弟妹似乎看到了姐姐在天堂里展开双翅飞着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小题2】本文的第(1)段画线句子“寒风呼啸,从这个村庄刮向那个村庄,卷起的漫天大学笼罩了寂寥无人的山路。”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中第19段画波浪线处“此时,身体健壮的老马却轰然倒下,那身躯被无情的雪吞噬、埋葬起来”描写“老马”有什么作用?
【小题4】选文中的安蕾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性格)
【小题5】赏析选文第21段画直线句子,语言表达效果。
他们的小姐姐安蕾张开双臂抱着他们,那样子就像一只冻僵的张开翅膀的小鸟,而他们的弟妹似乎看到了姐姐在天堂里展开双翅飞着。
16.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①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②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由,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由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③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④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定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热污染。
【小题1】下列对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热污染”是一种主要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小题2】选文采取哪种说明顺序?
【小题3】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4】选文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
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小题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这样造成水生生物缺氧而直接受损
B由于地表对太阳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现状,一个世纪后,农村的温度变化要比城市更为明显
D水温上升给所有的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
17.
(五)勇于承受
①有一则寓言,说一个老婆婆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来了,那支颗粒最饱满的玉米棒儿自信地以为老婆婆一定会先掰下自己,但是老婆婆没有这样做。直到最后,由于烈日的曝晒,大雨的洗礼,玉米棒儿的颗粒变得坚硬无比。这时,老婆婆才摘下了它并高兴地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呀,用它作种子,明年我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
②玉米棒儿承受了风吹日晒。最终迎来了老婆婆的认可。承受,使它走向美丽和成熟:承受,使它彰显出生命的辉煌。
③人生难免要承受。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路平坦:生意亏本,爱情受挫,亲人别离,病魔缠身……面对这些灾难性的打击,不要计较一时的荣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相信自己,踏踏实实地走自己选定的路,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事,你也会成为“最棒的玉米”!
④人生贵在承受。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气度和坦荡;承受是一种勇气,一种使出浑身解数、竭力负担、呼出大气的形象和魄力: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拒绝流俗、弘扬正气的凸显和舒展,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一种磨炼,是为了寻求进发所作的自我蓄积。承受是一种修养,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大。
⑤人生在承受中升华。史铁生在延安“插队”时,因病导致双腿瘫痪。当时年仅二十一岁。回到北京后。又因病情加重只能在家疗养。然而,他没有放弃,承受住了病痛的折磨,在病床上写下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名篇佳作,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用他所体验到的生命的苦难,苦苦追求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人类灵魂的深处进发。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思索。他也因此成为了“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⑥生命需要承受,让我们勇敢地承受吧。用承受支撑生活,在承受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奉献社会,无愧后世。微笑着面对生活中应该承受的一切,你的人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3】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小题4】第⑤段采取哪种论证方法及作用?
【小题5】你是如何看待“承受”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作文(共1题)

18.
按要求作文

梦想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缺的部分,梦想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梦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梦想让生命变得更加多姿。。。只要坚持不懈的追寻,梦想就一定会成真。

请以“梦想与追寻”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