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44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1年,我国公安部颁布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可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的起源。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标志着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正式形成,也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规定: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指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摘编自李平《户籍改革50年回眸: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关汉卿的作品继承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人物无分平民、显宦、英雄、闺秀、才子、妓女,情节无分沙场争战、情爱波澜、豺狼横行、弱者抗争,语言无分市井俗谑、雅士轻吟、深闺艳词、莽将壮言,关汉卿几乎无不兼收并蓄。他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有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文人逸事剧等。关汉卿的爱情剧不是孤立地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同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紧密结合,反映了种种社会现象,揭露了种种社会问题。关汉卿的历史剧继承了宋代说话艺术和杂剧艺术“多虚少实”的创作传统,从现实出发去缅怀历史英雄人物,曲折地表达现实感受和时代精神,借历史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流溢着悲凉的时代情绪。关剧大多简洁、集中、激烈、机巧,意匠惨淡而又流转自然,处处都合乎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同时也处处都体现了中国戏曲的民族特征,成为戏曲艺术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汉卿剧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汉卿剧作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等整理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7题)

4.
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据此可
A.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
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C.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
D.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
5.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B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C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A.A
B.B
C.C
D.D
6.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7.
以下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A.唐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
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
C.政府政策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
8.
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持枪的战土》、《刮汗污的运动家》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据此可知,古希腊
A.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B.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
C.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D.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
9.
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
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C.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D.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10.
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
 
小学
普通中学
普通高等学校
人数(万人)
占学生总数的比重(%)
人数(万人)
占学生总数的比重(%)
人数(万人)
占学生总数的比重(%)
1987年
151.31
8.2
280.07
5.7
11.87
6.1
1990年
1069.52
8.7
293.03
6.4
13.67
6.6
2000年
1181.56
9.1
498.91
6.8
31.73
5.7
2012年
1056.47
10.7
678.90
9.4
177.96
7.4
 
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