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他们能够以先知先觉的姿态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眼前的“乱世”,更重要的是“知识”也使他们学会了用理性反观自己。通过反思……他们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经世致用”,挽狂澜于既倒。
——摘编自列瓦雷士《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士”,集正统与道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人都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不问世事。
——摘编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待社会政治活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在处理社会政治活动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材料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他们能够以先知先觉的姿态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眼前的“乱世”,更重要的是“知识”也使他们学会了用理性反观自己。通过反思……他们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经世致用”,挽狂澜于既倒。
——摘编自列瓦雷士《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士”,集正统与道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人都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不问世事。
——摘编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待社会政治活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在处理社会政治活动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隋初,北方有两个强大的民族政权,即突厥和吐谷浑。其对隋政权有一定的威胁,时常侵犯隋境……隋文帝主要是对府兵制度进行了改革,要点是改革府兵的组织系统和兵役制度两个方面。府兵者除保留军籍外,还同其家属编入州县户籍,与民户一样申请土地。平时生产,每年轮番到京城担任守卫,战时打仗。府兵家属不再跟随府兵调动而流离无定。这样,“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张华腾、张先昌《中华上下五千年》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隋初,北方有两个强大的民族政权,即突厥和吐谷浑。其对隋政权有一定的威胁,时常侵犯隋境……隋文帝主要是对府兵制度进行了改革,要点是改革府兵的组织系统和兵役制度两个方面。府兵者除保留军籍外,还同其家属编入州县户籍,与民户一样申请土地。平时生产,每年轮番到京城担任守卫,战时打仗。府兵家属不再跟随府兵调动而流离无定。这样,“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张华腾、张先昌《中华上下五千年》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度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
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
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撒切尔夫人上台时……英国的通胀一度高达21%……她遵循货币主义原别,通过货币的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这实际上是一种紧缩性的需求管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从10%上升到大概12%……撒切尔夫人在哈耶克自由市场的理论指导下,还采取了一系列供给方面的措施:私有化,减悦,放松管制以鼓励竞争……她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但是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与此同时,撒切尔夫人大力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力。她将高收入的边际税率从80%降到50%,将低收入的耗率也从33%降到了30%。
这样,到了1982年初,英国经济衰退开始触底,通胀也降到了8%左右。英国的经济随后进入一段久违的良好发展期:GDP增速达到5%左右,通胀则进一步降到了4%左右。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撒切尔夫人下台的前夕。因此有人评价。是撒切尔夫人挽救了英国经济。
——摘编自戴险峰《重读撒切尔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调整经济运作机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夫人整顿经济的主要影响。
材料撒切尔夫人上台时……英国的通胀一度高达21%……她遵循货币主义原别,通过货币的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这实际上是一种紧缩性的需求管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失业率从10%上升到大概12%……撒切尔夫人在哈耶克自由市场的理论指导下,还采取了一系列供给方面的措施:私有化,减悦,放松管制以鼓励竞争……她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但是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与此同时,撒切尔夫人大力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力。她将高收入的边际税率从80%降到50%,将低收入的耗率也从33%降到了30%。
这样,到了1982年初,英国经济衰退开始触底,通胀也降到了8%左右。英国的经济随后进入一段久违的良好发展期:GDP增速达到5%左右,通胀则进一步降到了4%左右。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撒切尔夫人下台的前夕。因此有人评价。是撒切尔夫人挽救了英国经济。
——摘编自戴险峰《重读撒切尔主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调整经济运作机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夫人整顿经济的主要影响。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人们的观念上,显示出取代自由主义的两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即社会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又显示了伟大的活力……但同时,有些思想家、种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却把“生存斗争”的一套规律用到了人类历史之上。这些情况使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一种时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论证。
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人们的观念上,显示出取代自由主义的两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即社会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又显示了伟大的活力……但同时,有些思想家、种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却把“生存斗争”的一套规律用到了人类历史之上。这些情况使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一种时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论证。
3.单选题- (共6题)
6.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迫求。”这段话意在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 | B.雅典公民具有自由平等精神 |
C.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 |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
7.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政府既然取代了上帝,每个人出于个人需要,自然就要祈求政府,一旦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低于人民的期待,就会激起无论是特权等级还是平民阶级的不满,政府与人民之间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说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 )
A.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 | B.旧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
C.法国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较低 | D.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
8.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和武汉出现了一批以漫画作为武器进行抗日的艺术家,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勾画了侵华日寇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下面是发表于1937年底的两幅救亡漫画,其主要用意在于( )


A.反映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
B.暗示中国在正面战场已经取得局部胜利 |
C.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
D.表达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和警告 |
9.
、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
C.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
10.
2015年7月8日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标志着该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
A.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B.市场经济体制在小岗村已经确立 |
C.这18户农民已经拥有土地所有权并可以进行土地买卖 |
D.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