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57年,商人托马斯-加韦在伦敦首次向公众售茶。中国的茶叶在当时被人们普遍视为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促使茶叶从药物变身为饮品,进而实现饮茶生活化的是英国的凯瑟琳王后,她不但自己喜欢饮茶,还积极宣传茶的功能,说饮茶使她身体苗条。在凯瑟琳王后的引导下,饮茶很快成为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时尚。但是整个17世纪,饮茶之风只在皇室、贵族和富豪阶层中流行。18世纪初,英国茶叶的输入开始快速增长,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茶叶开始由贵族富人的饮料向平民开放。18世纪中叶以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与同时期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茶在英国更受人们的欢迎。这一方面与英国王室的推崇有关,另一方面,英国人在饮茶的过程中也逐渐感受到了茶叶的益处,如提神、明目、健肾、强脾、健胃、增进记忆等。当时英国社会普遍酗酒成风,与使人变得醉醺醺的酒类相比,茶叶自然更受欢迎。
材料二19世纪华茶输英变化较大。1838~1842年间,华茶输英年平均出口量为4235.03万磅,比1834~1837年间年均下降了1600万磅之多。1844一1860年间,华茶输英增长迅速,从1844年的7047.65万磅上升到1860年的12138.8l万磅。19世纪60年代以后,华茶输英开始出现转折。1868~1885年间,大多数年份华茶出口英国的数额没有什么增长,基本维持在每年100万担以上。1885年以后,华茶输英出口额趋于下降。1886年输英华茶的出口额为94.953万担,1892年以后下降为30万担左右。与之对应的是,1885年以后的英国茶叶市场上,华茶的主要用途是与印度茶掺和,以利用其低价来扯抵印度茶的较高价格,同时利用其清淡气味,减轻印度茶的强烈气味?这种混合茶是当时英国销售最好的饮料,而且是以印度茶的名义出售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饮茶之风的变化并归纳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华茶输英的阶段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材料一1657年,商人托马斯-加韦在伦敦首次向公众售茶。中国的茶叶在当时被人们普遍视为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促使茶叶从药物变身为饮品,进而实现饮茶生活化的是英国的凯瑟琳王后,她不但自己喜欢饮茶,还积极宣传茶的功能,说饮茶使她身体苗条。在凯瑟琳王后的引导下,饮茶很快成为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时尚。但是整个17世纪,饮茶之风只在皇室、贵族和富豪阶层中流行。18世纪初,英国茶叶的输入开始快速增长,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茶叶开始由贵族富人的饮料向平民开放。18世纪中叶以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与同时期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茶在英国更受人们的欢迎。这一方面与英国王室的推崇有关,另一方面,英国人在饮茶的过程中也逐渐感受到了茶叶的益处,如提神、明目、健肾、强脾、健胃、增进记忆等。当时英国社会普遍酗酒成风,与使人变得醉醺醺的酒类相比,茶叶自然更受欢迎。
材料二19世纪华茶输英变化较大。1838~1842年间,华茶输英年平均出口量为4235.03万磅,比1834~1837年间年均下降了1600万磅之多。1844一1860年间,华茶输英增长迅速,从1844年的7047.65万磅上升到1860年的12138.8l万磅。19世纪60年代以后,华茶输英开始出现转折。1868~1885年间,大多数年份华茶出口英国的数额没有什么增长,基本维持在每年100万担以上。1885年以后,华茶输英出口额趋于下降。1886年输英华茶的出口额为94.953万担,1892年以后下降为30万担左右。与之对应的是,1885年以后的英国茶叶市场上,华茶的主要用途是与印度茶掺和,以利用其低价来扯抵印度茶的较高价格,同时利用其清淡气味,减轻印度茶的强烈气味?这种混合茶是当时英国销售最好的饮料,而且是以印度茶的名义出售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饮茶之风的变化并归纳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华茶输英的阶段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上海格致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
于清光绪二年(1876)正式落成,是晚清最具特色的书院,同时也是晚清传播西学,特剐是近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课艺是格致书院最重要的活动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课和春秋加开的特课。季课由热心科学和时务的官绅或教习出题,始于1886年'止于1894年。特课由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命题,始于1889年,止于1893年。
1886~1894年格致书院课艺命题分类统计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上海格致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
于清光绪二年(1876)正式落成,是晚清最具特色的书院,同时也是晚清传播西学,特剐是近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课艺是格致书院最重要的活动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课和春秋加开的特课。季课由热心科学和时务的官绅或教习出题,始于1886年'止于1894年。特课由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命题,始于1889年,止于1893年。
1886~1894年格致书院课艺命题分类统计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改革开放开启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依法治国的要求更加迫切。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
——摘编自高尚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
材料改革开放开启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依法治国的要求更加迫切。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
——摘编自高尚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痛快淋漓地“修理”伊拉克,再次向世界证明了其无与伦比的“一超”实力。然而’美国“先发制人”的军事政治战略使朝鲜等国家坚定了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是核武器的决心。如朝鲜在战前就声称“拥有核武器”,战后更明确表示已经拥有核武2003希望以此作为对抗美国、防止美国打击的筹码。伊战的结果使国际社会的反恐怖主义斗争更加尖锐'2003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比2002年增加了45%,证明单纯用武力打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布什政府一再赞许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放下身段”同朝鲜谈判。这些“反常”举止证明,面对国际反恐局势的持续恶化'美国不得不调整反恐策略,由“硬反”退向“软反”。
——摘编自虞峻《“单极独霸”与美国战略利益的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先发制人”战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调整反恐策略的原因。
材料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痛快淋漓地“修理”伊拉克,再次向世界证明了其无与伦比的“一超”实力。然而’美国“先发制人”的军事政治战略使朝鲜等国家坚定了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是核武器的决心。如朝鲜在战前就声称“拥有核武器”,战后更明确表示已经拥有核武2003希望以此作为对抗美国、防止美国打击的筹码。伊战的结果使国际社会的反恐怖主义斗争更加尖锐'2003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比2002年增加了45%,证明单纯用武力打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布什政府一再赞许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放下身段”同朝鲜谈判。这些“反常”举止证明,面对国际反恐局势的持续恶化'美国不得不调整反恐策略,由“硬反”退向“软反”。
——摘编自虞峻《“单极独霸”与美国战略利益的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先发制人”战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调整反恐策略的原因。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科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1609年,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1610年,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他非常重视数学在应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性,他的工作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了答复地心说对哥白尼体系的责难,他提出了相对性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他创立的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经典方法。
——整理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成就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成就的历史意义。
材料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科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1609年,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1610年,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他非常重视数学在应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性,他的工作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了答复地心说对哥白尼体系的责难,他提出了相对性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他创立的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经典方法。
——整理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成就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成就的历史意义。
2.单选题- (共7题)
6.
《十二铜表法》的前三表内容属于诉讼法,是程序法的范畴。从第四表到第十表的内容属于实体法。这种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理念从本质上反映了罗马法
A.遵循自然法的理念 |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注重维护司法公正 |
D.严格遵循先例原则 |
7.
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认为,1787年制宪会议代表们的意图是使“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保证名正言顺之人能够担任政府公职”。以下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
C.政府部门间的权力制衡 |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8.
二战后,戴高乐曾经多次指出,从1875年到1940年,法国更换过一百零二届政府,而英国只更换过二十届政府,美国仅更换过十四届政府。这说明戴高乐意图
A.强化议会权力完善权力制衡 |
B.实行国家干预促进经济恢复 |
C.加强总统权力维护政局稳定 |
D.扩大选举范围完善政党政治 |
9.
1936年12月15日,苏联《真理报》针对中国的西安事变发表社论:“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苏联急于掩盖自己是事变主谋的事实 |
B.事变的发生助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
C.苏联的态度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 |
D.推动事变和平解决是苏联的根本目的 |
10.
热播节目《国家宝藏》介绍了乾隆打造的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它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瓷母的问世,突出表明了
A.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技艺始终领先 |
B.中央集权制度利于手工业技艺传承 |
C.皇权专制下国家具有强大动员能力 |
D.小农经济为古代科技提供物质基础 |
11.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1843年正式出版后少有人问津,甚至有守旧官吏主张将其付之一炬。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产生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国图志》只学习西方器物 |
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
C.《天演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
D.清政府放松舆论管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