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二中2019届高三2月高考模拟考试适应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9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5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结合《儒林外史》的艺术价值,指出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简要评析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小说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析力求准确客观)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时期有三类高校:公立大学、教会大学、私立大学。1937年之前,所有大学都实行的是比较灵活的学校自行招考。每个大学的考试时间是错开的,也是为了方便学生多几次报考的机会。1938年的《教与学》杂志总结,高校招生太费钱了。每到暑假,各地报纸挤满了大中学校的招生广告,每个大学的广告费至少要花数百元,也有千元以上的,全国各国立大学合计便要数万元!……“这种无谓的浪费就是国家的损失。”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实施第一次公立大学全国统考,高考科目为国文、数学、西语、生理化、化学、物理、中外地理、中外历史、公民9门课,全国分为12个招生区,每个招生区有各自的高考试卷和各公立大学录取分数线别设在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成都等地区。1941年后,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公立大学全国性统考因无法组织便停止了,与其他类大学一样仍然实行自主招生。
——整理自《民国时期的全国统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8年民国高考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8年民国高考改革的目的及结果。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会议上,针对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斯大林和丘吉尔进行了激烈的唇枪舌剑。丘吉尔仍然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极力主张盟军在地中海东部实行巴尔干登陆作战计划,目的是抢在苏联前楔入东南欧,以阻止苏联进入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斯大林认为“第二战场会开辟,不仅苏联需要它,而且盟国也需要它。”“盟国对苏联的帮助同苏联吸引住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所给盟国的帮助比较起来,其效果暂时还是小的。”……在苏联的坚持和美国的支持下,会议决定美英将于1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材料二  1944年6月6日早6时以英美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约17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认为:“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摘编自《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刻尔克的耻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和苏联对开辟第二战场产生分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
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个人所得税自1799年在英国诞生以来,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税收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税种。
材料一  20世纪初,处于内外交困中的清政府为了挽回危局,被迫实行新政。1909年,清政府组织编写了《所得税章程》。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所得税条例》共27条,第二年又制定了实施细则16条。1936年,国民党立法院通过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同年,行政院颁布了施行细则,规定自1936年10起,先行对薪给报酬所得和公债利息所得课税,其余各类所得自1937年1月起全部课税。

——摘编自刘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

材料二  1787年宪法对于税收体系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该宪法第1条第9款第4项规定:“除非得到各州一定比例直接投票者的同意,不得征收任何直接税。”从1789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会都是通过关税和特定物品消费税来维持联邦政府存续。1812年战争期间,大部分税收得以恢复征收,以支付战争开支,个人所得税也临时启用。1913年,美国终于通过宪法第十六修正案:国会有权对任何来源的收入规定并征收所得税,无须在各州按比例进行分配,也无须考虑任何人口普查或人口统计数据。

——编自许多奇《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制度之历之嬗变、基本特征及其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近代中国不同时期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府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3.单选题(共8题)

5.
古罗马《法学阶梯》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都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的实现,首先需要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对象的人,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法律。这说明罗马法
A.具有永恒不变的普适性
B.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注重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D.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6.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英国人泰莱认为,“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谁要是公开表示亲日,那必定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表明,抗日战争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推动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
7.
下图是联合国基于国民总收入(GN)等数据计算出主要国家在2019——2021年应承担的联合国会费比例。据图中数据可知
A.美国的霸权地位已丧失
B.联合国被少数国家控制
C.国际义务与国家实力有一致性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8.
明朝后期,福建南部“其地为稻利薄,蔗利甚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嘉定县“邑中种稻之田不能十一”,破产引起粮食供求脱节,吸引成批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二三日即尽,获利且倍”。这种状况反映了
A.南方普遍种植高利润的经济作物
B.白银流通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引进新的水稻品种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D.市场供需刺激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9.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农村棉纺织业用机纱与土纱的占比情况(单位:%)。据图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A.中国传统经济生命力顽强
B.西方商品在华倾销遭到了遏制
C.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受阻
D.中国政府对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10.
下表是根据统计数据,近似推算出1991——2000年间中国农业、国有经济部门和民营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加速的贡献。这反映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因素(1991——2000)
A.农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
D.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1.
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儒家的平、治天下(世界)观念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必须加以抛弃,只有国家才具有最高的价值,才值得向往。可见梁启超
A.开始否定儒家正统理念
B.宣扬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C.回应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2.
霍布斯鲍姆在《资本时代》中写道:在19世纪中期,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大多数农民还是传统主义者,他们自动支持教会、国王或皇帝,反对城里人的“邪恶图谋”。材料表明当时欧洲
A.现代化任重道远
B.民主政治缺乏阶级基础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民矛盾尖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