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9届高三(上)月考(二月份)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9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1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佳的人口因素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 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农民战争以及此后割据的战争造成3000多万人口损失;隋末农民战争后,人口由5000万下降到1500万,明末战乱造成4000万人口损失;新政权确立和逐渐巩固后,人口又出现回升和发展。据西汉元始二年数据显示,北方人口在中国占比可能超过71%,唐宋之际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12世紀初,南方人口占比已达到63%。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在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上,人民政府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是人均意义上的变化远不如总量成绩那样糧眼。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是人均可分配到的粮食基本上维持在1954年的水平上。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豆建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人口数量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人口数量提高1%可以使得经济增长水平提高约1.49个百分点;失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如界有两个孩子,当疾病或意外事故夺走了儿女的生命的时候,其产生的后果要比独生子女家庭小。

——根据王会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新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放开二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历史学者钱乘旦历史著作《西方那一片土》中,《古代希腊文化》一文里面介绍了很多古代希腊神话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希腊社会很多特点,其中有一神话故事情节如下:希腊神话中也有地狱,地狱虽黑但不恐怖,地狱之神叫哈德斯,他抢了一个女孩,女孩非常想念母亲,她母亲是谷神,就去求大神宙斯帮忙。宙斯心软了,就去向哈德斯说情,哈德斯不同意,后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让女孩一半时间在地狱,一半时间回母亲身边。这样,当女孩回到母亲身边时,她的母亲心情愉快,于是人间就草木茂盛,春风秋阳;当女孩回到地狱时,她的母亲悲伤欲绝,人间也就寒风瑟瑟,冰天雪地了,四季就是这样形成的。
结合世界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希腊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这一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故事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
   材料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极端不合理是造成中国农民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南京国民改府成立之初,虽然做了一些努力和工作,但农村土地关系恶化的势头仍没能遏制住,农村经济日盖走向崩溃。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法》,规定:中华民国的土地属于国民全体。其经人民依法取得私有权者,为私有土地。“以自耕作为目的。约定支付地租,使用他人之农地者,为耕地租用。”凡可通运之水道、天然形成而为公共需用之湖泽、市镇区域之水道湖泽。其四周相当范围内之公有土地,一律不得私有;政府时于私有土地,得斟酌地方需妥、土地种类及土地性质,经中央地政机关核定后别限制个人或团体所有土地面积之最高额。

——整理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法》颁布的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法》进行简评。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战争之初,中国政府宣布了中立的立场。但此后协约国在争取盟邦的斗争中,曾敦促中国参战,日本却竭力阻扰。日本阻扰的原因是,惧怕中国在战后的和会上,以战胜国资格收回山东的权利。1919年4月30日,威尔逊(美)劳合·乔治(英)和克里孟梭(法)举行“三巨头”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山东问题,日本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代表团被摒除在外。会议决定把日本继承在山东的权益的要求写入对德和约。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材料二  1943年3月,罗斯福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时坚持“在解决世界问题时,需要把中国和其他世界强国联合在一起”。尽管英国当局持否定观点,但还是和美国一道同国民政府签署了新条约,正式废除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均表示保证中国作为将建立的新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据(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国际地位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不同的原因。
5.
   材料 公元八世纪中期,陆羽著《茶经》别从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等十章,详备茶事,为茶之生长、采摘、制作、煎煮、品饮等各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规范。然而陆羽的创举不仅仅在于相对完整的茶事标准,更在于陆羽之“茶”区别于此前作为药物、食物、饮品的“茶”,因为陆羽注意到并且尝试挖掘了“茶”于人的口舌之外,带给人的更深刻、长久的感受、影响。陆羽在《茶经》中对于“茶”的解读,实际上成为他对于茶之道、人之道的一种思考。在《茶经》中,陆羽提出了这样的说法:“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茶文化以及茶德思想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实现了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深入。陆羽以后的茶书以及与陆羽研究相关的资料中,有得陆羽“山林之乐”者,有从茶中“精行修德”者,亦有以“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言“茶道尽矣”者。

——摘编自赵子涵《试论“陆羽之茶”与道》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陆羽著《茶经》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陆羽著《茶经》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6.
罗马法规定:“为自己借用驮兽、使用它们的时间过长的人,或违反所有人的意愿使用他人之物的人,都实施了盗窃。”这说明罗马法
A.对所有权做出明确规定
B.定罪量刑标准从严从重
C.对经济纠纷的处理严谨
D.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7.
有学者说,18世纪英国乡绅只是在地方行政机构中担任一些补充性的职务,商人、农场主和手工工场主也没有成为国家的掌权人,他们靠贵族保护其利益,这种格局使18世纪的政治充满了贵族色彩。这说明当时英国
A.宪政政体还有待于完善
B.阶级矛盾已经得到缓和
C.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D.仍然保留贵族专制体制
8.
1923年8月,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载文:救中国唯有革命,“革命的大本营即国民党,又有共产党做他们的后援,以此将引起稍有觉悟的工学各界,全体加入国民革命”,这一言论意在
A.说明国民大革命的重要意义
B.强调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
C.突出国民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赞扬工人和学生的爱国行为
9.
1953-1954年中央召开多次统战会议通过决议:凡有民主人士的地方,自县市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统一战线组织、部分人民团体和其他组织中,都需要注意民主人士的安排,这一决议有利于
A.中共居于统一战线的领导地位
B.国家根本大法颁布及普遍实施
C.使政协成为行使国家权力机关
D.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10.
下表是1950年和1957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出口贸易和国际储备所占世界份额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美国
欧洲共同体
世界贸易出口比例
世界储备份额
世界贸易出口比例
世界储备份额
1950年
167%
499%
154%
61%
1957年
137%
157%
288%
325%
 
A.美国经济实力日益下降
B.西欧重建工作己经完成
C.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D.国际货币体系开始解体
11.
下面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比较表。据表可知
年份
田赋
盐税
厘金
关税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1812年
29575722
76
4981843
13
/
/
4130155
11
1885年
32356768
48
7394228
11
12811708
19
4472756
12
1888年
33243347
42
7507128
10
13600733
18
23167892
30
1894年
32669086
43
6737469
9
13256816
18
22523606
30
1903年
37147788
38
1305000
13
16252692
17
30530699
31
 
A.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B.晚清政府财政状况出现根本好转
C.守本离末传统观念难以为继
D.农民各种赋税负担已经大为减轻
12.
唐中叶以后,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陆赞主张“劝农”“固本业”,同时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把“通商务农”看成立国和治国的基本措施。白居易也强调“使百货通流,四人交利”,使得“务本者致力”“趋末者同心”。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立国指导思想根本动摇
B.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C.工商业经济的作用得到肯定
D.商业发展环境不断恶化
13.
史载,东汉初期,庐江(今安徽合肥)“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后来,王景迁任庐江太守,“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据此可知,东汉
A.农耕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发展
B.犁制农具的改良巩固传统经济模式
C.人口迁移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水利工程的修复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14.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A.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B.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了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D.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15.
郑观应指出,因科目所害,使豪杰之士“以有用之心力,消磨于无用之时文”,为此,它强调在文、武正科外,特设专科以“试格致、重学、矿学”及“五洲地舆水路形势”。这一论述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突破了洋务思想的束缚
C.使传统价值体系趋于瓦解
D.直接推动科举制度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