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
B.他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
C.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
D.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
A.周杰伦的新专辑《跨时代》先后曝光三首歌曲,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每首歌的面世都引发了试听热潮。 |
B.明年起将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实施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 |
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
D.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度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
2.现代文阅读- (共4题)
阅读,是我们ji( )取人生营养的重要途径。书中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无私奉献、以身徇职的白求恩告诉了我们ke( )尽职守的内涵,辉煌繁密、活力迸贱的紫藤萝告诉了我们战胜挫折的愉悦, ,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
“爱是什么?”我问。
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①“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②“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③“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势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④“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小题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讲的什么?
【小题2】指出下面各句中的“爱”所指的含义(选择答案,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①爱在这里。 爱:_____________
②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爱:_____________
③爱是不是太阳? 爱:_____________
④爱有点像太阳没有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爱:_____________
A爱是一种美好 B爱是一种感情(或爱是一种心理体验。)
C爱是可感知抽象概念 D爱是一种光明和温暖
【小题3】“我感觉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这句话中,“无数无形的线条”指的是________用的是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道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到“爱”这种抽象难懂的概念来看,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5】请仿照下列句子,写出你对爱的感受。
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在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让你_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让你________。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受到触动感染和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
【小题1】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小题2】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在完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成哪种书面形式表示?
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小题3】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来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中有一个句子使用了三种说明方法,这个句子是哪一句? 其作用是什么?
南牧马
⑴谁愿意在逆境中生存呢?如果一个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整个命运,可以任由自行抉择,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顺境而拒绝逆境。
⑵但是,如果你已然走过逆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细细地咀嚼回味过往的生活,你不禁会轻轻摇摇头,莞尔一笑。
⑶你会惊异地发现,顺境之顺,固然可以顺风顺水地做成不少事,然而在很多时候,顺境之顺,看似红火热闹,实则空虚苍凉,看似忙忙碌碌,实则无所事事。而且,顺境中的日子就像抹了油似的,又是那么滑溜溜地不经“过”啊——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回眸一望,空空如也。孟子叫它“死于安乐”。
⑷逆境则大不相同。逆境中人,往往受到了环境和逆势力的极限考验。深深地领悟到什么叫生杀予夺,什么叫指鹿为马;什么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什么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⑸俗话说,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逆境使人痛苦而深思,沉静而坚毅;抗击逆势力,又使人学会了制敌本领和斗争哲学。小自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逆境往往蕴藏着重大机遇,机遇本身又充满了严峻挑战。先哲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逆境与逆势力,实乃强者之“恩公”也。柳宗元《敌戒》说得好:“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只要你坚守的是正义的,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只要你具有顽强的耐受力与生命力,诚如庄子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那么,逆境和逆势力愈是丧心病狂,就愈能激发出你的巨量潜能与惊人的爆发力,同时还会额外地赐予你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还有比这更宝贵的收获吗?
⑹尽管如此——逆境对人确实具有淬砺和磨练的益处,但是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可以避免,我是绝不会选择逆境的。
⑺从1996年春天,我挈妇将雏来到北京工作,屈指算来,已然整整二十春秋。细数这二十个年头,时而顺畅,时而坎坷,一路迤逦走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却顾所来径——尤其是所经历的逆境,不管是自己、妻子还是孩子,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家人更齐心,孩子更用功,朋友更纯粹,自己更本真。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检视自己走过的岁月,如果敢说略有小成的话,确乎于逆境中获益多多,于顺境中收成寥寥。
⑻究其因,逆境挤压人反省反思反求诸己,会让你瞬间变得沉稳而成熟。逆境所特有的凌厉刚性,较之温吞水大道理式的说教,更令人感受深切,刻骨铭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走过崎岖方明白,逆境不仅能激发你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会唤醒你的良知与善良,使你油然而生发出更多更大更美好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29日))
【小题1】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第段中“你不禁会轻轻摇摇头,莞尔一笑。”中“你”为什么会“轻轻摇头”,又为什么会“莞尔一笑”?
【小题3】第⑸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作者在第⑴段和第⑺段一直强调会选择顺境而拒绝逆境,这与他对逆境的观点有否矛盾,为什么?
3.名著阅读- (共1题)
(1)在《水浒传》中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王进“私走延安府”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述
(2)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古国的?
4.作文- (共1题)
年轻的心总是痴迷于对浩渺星空的仰望,陶醉于对远方理想的追逐。匆匆忙忙中,请放慢脚步,关注身边的风景,这里有令你感动的瞬间,这里有令你追忆的往事,这里有不可胜数的美丽与多彩多姿……
请以“_____________就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5.- (共1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1)负势竞上 (______) (2)窥谷忘反(_______)
(3)波澜不惊(______) (4)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小题3】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游客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
(甲)
(乙)
【小题4】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
语句:
赏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现代文阅读:(4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