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1.
下图为某岛屿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的经纬度为( )
A. 8°N,80°E B. 8°N,80°W
C. 8°S,80°E D. 8°S,80°W
【小题2】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西高东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小题1】甲地的经纬度为( )
A. 8°N,80°E B. 8°N,80°W
C. 8°S,80°E D. 8°S,80°W
【小题2】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西高东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2.
下图示意北美洲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它是
A. 马达加斯加岛 B. 大不列颠岛 C. 冰岛 D. 格陵兰岛
【小题2】图中等温线凸向大致是
①向北凸 ②向南凸 ③向高纬凸 ④向低纬凸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3】与乙地相比,丙地1月平均气温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A. 高 湖水影响 B. 高 纬度较低
C. 低 海拔更高 D. 低 纬度更高

【小题1】甲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它是
A. 马达加斯加岛 B. 大不列颠岛 C. 冰岛 D. 格陵兰岛
【小题2】图中等温线凸向大致是
①向北凸 ②向南凸 ③向高纬凸 ④向低纬凸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小题3】与乙地相比,丙地1月平均气温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A. 高 湖水影响 B. 高 纬度较低
C. 低 海拔更高 D. 低 纬度更高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它贯穿亚欧大陆,东部连接亚太经济圈,西部到达欧洲经济圈,将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从乌鲁木齐到鹿特丹沿途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①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小题3】“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小题1】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从乌鲁木齐到鹿特丹沿途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差异 | B.地形类型 | C.海陆位置 | D.地势高低 |
A.马六甲海峡 | B.苏伊士运河 | C.霍尔木兹海峡 | D.巴拿马运河 |
A.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 | B.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
C.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 | D.工业历史短暂,发展潜力大 |
4.
读“世界人口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巴西和中国所在大洲的新生人口增长率分别为( )
【小题3】图中反映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约为60亿 | B.小于65亿 |
C.超过70亿 | D.接近90亿 |
A.3%,57% | B.5%,26% | C.1%,57% | D.9%,57% |
A.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 B.大洋洲的人口出生率最低 |
C.亚洲和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快 | D.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
5.
读 “亚洲季风来源示意图” 和下图“南亚盛行风向及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
A. 纬度跨度大 B. 经度跨度大
C.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 海陆差异大
【小题2】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于
A. 东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小题3】南亚东北部降水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
【小题4】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A. 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 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C. 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 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小题1】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
A. 纬度跨度大 B. 经度跨度大
C.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 海陆差异大
【小题2】南亚的降水主要来自于
A. 东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小题3】南亚东北部降水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人为因素 D. 地形因素
【小题4】以下关于南亚季风不稳定对印度产生的影响,说法最恰当的是
A. 迫使居民大面积迁移 B. 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C. 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 D. 影响工业生产和销售
6.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在执行打击“ISIS”恐怖武装时,在叙利亚边境被土耳其击落,导致两国关系持续恶化。结合甲乙两幅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面对俄罗斯的制裁,评论认为:土耳其可能以封锁土耳其海峡来威胁俄罗斯,此海峡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是( )
A. 是俄罗斯舰队进出地中海的必经之地 B. 是俄罗斯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必经之地
C. 是俄罗斯舰队进出波斯湾的必经之地 D. 是俄罗斯唯一的出海口
【小题2】关于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B. 叶尼塞河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C. 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之间的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D. 乌拉尔山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东欧平原
【小题3】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 ( )
A. 摩尔曼斯科 B. 圣彼得堡 C. 莫斯科 D. 符拉迪沃斯托克

【小题1】面对俄罗斯的制裁,评论认为:土耳其可能以封锁土耳其海峡来威胁俄罗斯,此海峡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是( )
A. 是俄罗斯舰队进出地中海的必经之地 B. 是俄罗斯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必经之地
C. 是俄罗斯舰队进出波斯湾的必经之地 D. 是俄罗斯唯一的出海口
【小题2】关于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B. 叶尼塞河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
C. 勒拿河和叶尼塞河之间的地形区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D. 乌拉尔山以西是西欧平原,以东是东欧平原
【小题3】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 ( )
A. 摩尔曼斯科 B. 圣彼得堡 C. 莫斯科 D. 符拉迪沃斯托克
7.
读下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 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 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于到达
【小题2】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小题3】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小题4】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
A. 甲河 B. 乙河 C. 丙河 D. 丁河
【小题5】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此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人为因素 D. 海陆因素

【小题1】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 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 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于到达
【小题2】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小题3】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小题4】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
A. 甲河 B. 乙河 C. 丙河 D. 丁河
【小题5】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此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人为因素 D. 海陆因素
8.
读下图“南美洲气候、农产品分布及南美洲移民来源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美洲主要位于( )
A. 热带和北温带 B. 热带和南温带 C.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南温带和南寒带
【小题2】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3】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多雨 B.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C. 热带雨林气候,酷热潮湿 D. 高山高原气候,寒冷少雨
【小题4】南美洲咖啡主产区分布在( )
A. 热带内陆 B. 热带沿海 C. 南温带内陆 D. 南温带沿海
【小题5】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人种主要来自亚洲 B. 黄色人种主要来自欧洲
C. 黑色人种主要来自非洲 D. 混血人种主要来自北美洲

【小题1】南美洲主要位于( )
A. 热带和北温带 B. 热带和南温带 C.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南温带和南寒带
【小题2】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3】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多雨 B.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C. 热带雨林气候,酷热潮湿 D. 高山高原气候,寒冷少雨
【小题4】南美洲咖啡主产区分布在( )
A. 热带内陆 B. 热带沿海 C. 南温带内陆 D. 南温带沿海
【小题5】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人种主要来自亚洲 B. 黄色人种主要来自欧洲
C. 黑色人种主要来自非洲 D. 混血人种主要来自北美洲
9.
截至2016年2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入京水量,累计超过10亿立方米,初步缓解了北京市供水不足的燃眉之急。读下图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阴影部分中,A省区的名称、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缓解下列哪个用水紧张区域
【小题3】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是

【小题1】下图阴影部分中,A省区的名称、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河南省、豫 | B.河北省、晋 |
C.湖北省、冀 | D.河南省、冀 |
A.云贵高原 | B.华北平原 |
C.东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A.开采地下水 | B.人工降雨 |
C.治理水污染 | D.节约用水 |
10.
中国国土辽阔,区域特征差异大,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区域气候特征相比,甲区域
【小题2】符合乙区域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两区域气候特征相比,甲区域
A.全年高温 | B.冬季寒冷漫长 |
C.降水较多 | D.夏季高温期长 |
A.草地资源丰富 |
B.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
C.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 |
D.林地比重大,土地利用价值低 |
11.
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于2012年通车后,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时间,有利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下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所示的工业基地是

【小题1】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 B.东北平原 | C.塔里木盆地 | D.内蒙古高原 |
A.辽中南地区 | B.京津唐地区 | C.沪宁杭地区 | D.珠江三角洲地区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7年春晚分会场,其中桂林分会场为图中数字
【小题2】春晚分会场②是
【小题3】①、②、③三个春晚分会场中,哪个夜幕降临最早
【小题4】图中a、 b、c三条河流,流量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甲、乙、丙分别是
【小题6】丙、丁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小题7】此野生动物生活在

【小题8】能够描述丙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诗句是
【小题9】下列三幅景观图,其中反映丁地区的是
材料一: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秉承“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再次携手四个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地区作为春晚分会场,与地处北京的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主会场交相辉映,绘就“五地共庆、四海同欢”的美好盛景,营造举国同庆、喜迎除夕的联欢氛围。

材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小题1】2017年春晚分会场,其中桂林分会场为图中数字
A.① | B.② | C.③ |
A.我国最大城市 |
B.六朝古都之一 |
C.以“园林”著称城市 |
A.① | B.② | C.③ |
A.a>b>c | B.b>a>c | C.c>b>a |
A.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
B.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
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
A.长江 |
B.0℃等温线 |
C.800mm等降水量线 |

A.甲地区 |
B.乙地区 |
C.丙地区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B.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C.春有百花冬有雪,秋有凉风夏有荷 |
A.![]() | B.![]() | C.![]() |
2.解答题- (共5题)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货轮由B大洋驶往A大洋,航行的最短距离应经过著名的 运河。
(2)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 当印度进入雨季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则盛行________季风。
(4)当地球公转到a处所处位置时,(澳大利亚的某地)正处于一年中的______。(填写季节)
(5)①②③(甲乙)三地中,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


(1)一艘货轮由B大洋驶往A大洋,航行的最短距离应经过著名的 运河。
(2)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 当印度进入雨季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则盛行________季风。
(4)当地球公转到a处所处位置时,(澳大利亚的某地)正处于一年中的______。(填写季节)
(5)①②③(甲乙)三地中,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
14.
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和“世界各大洲人口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________和南部、________、北美东部;四地的共性:海陆位置方面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方面,温和湿润,地形方面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
(2)C地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
(3)E地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官方语言主要是_____________。
(4)图中B地所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其他大洲和世界水平______(“高”或“低”)。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________和南部、________、北美东部;四地的共性:海陆位置方面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方面,温和湿润,地形方面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___。
(2)C地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
(3)E地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教,官方语言主要是_____________。
(4)图中B地所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其他大洲和世界水平______(“高”或“低”)。

15.
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部分描述:
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亚洲东濒 洋。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西半球
(2)亚洲与A大洲以 为界。
A.苏伊士运河 B.地中海 C.波斯湾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图中①、②、⑤两地,人口较稠密的是 。
A.① B.② C.⑤
(5)③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煤炭 B.黄金 C.石油
(6)④地早涝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 (风向)季风不稳定导致。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1)完成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部分描述:
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亚洲东濒 洋。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西半球
(2)亚洲与A大洲以 为界。
A.苏伊士运河 B.地中海 C.波斯湾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图中①、②、⑤两地,人口较稠密的是 。
A.① B.② C.⑤
(5)③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煤炭 B.黄金 C.石油
(6)④地早涝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 (风向)季风不稳定导致。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 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置见图3),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2)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宫城县附近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右图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并简要分析原因: 。
(3)左图中所示半岛的地势特点 ,判断的依据是 ,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 河流①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4)左图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越南、 、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 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置见图3),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2)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宫城县附近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右图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并简要分析原因: 。
(3)左图中所示半岛的地势特点 ,判断的依据是 ,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 河流①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4)左图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越南、 、
17.
西部开发是我国振兴中西部经济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读图回答:

(1)读左一图,图中省级行政区A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左三图中邮票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自治区。
(2)对比左一图和左二图,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干湿地区的变化依次是 区、_____区
和半湿润区,这表明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_________,(增加或减少)造成这种
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右图,西部地区各土地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该土地类型有利于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业。
(4)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方面)

(1)读左一图,图中省级行政区A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左三图中邮票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自治区。
(2)对比左一图和左二图,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干湿地区的变化依次是 区、_____区
和半湿润区,这表明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_________,(增加或减少)造成这种
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右图,西部地区各土地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该土地类型有利于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业。
(4)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方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