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十八岁)加冠的礼节,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 |
B.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
C.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 |
D.愚,常用于自称的谦称,比如称自己的见解为“愚见”。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
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读书这件事,并非一日之功,靠的是慢火。每天心无旁wù(_____)地阅读一点,汲(A.jí B.xī )取其中的养分,如此日积月累,不断积淀,必然收效。倘若急于求成,过于执拗,昼夜坐于书桌前,终日恍惚,言辞鲁dùn(_____),许是翻再多的书,也是wǎng(_____)然。
3.诗歌鉴赏- (共2题)
4.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小题1】品味画线句子共同的表达效果。
《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
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艾青诗选》
【小题2】理解意象“太阳”的含义。
《向太阳》(节选)
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艾青诗选》
【小题3】体味诗人在此诗句中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四次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诗选》
【小题1】品味画线句子共同的表达效果。
《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
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艾青诗选》
【小题2】理解意象“太阳”的含义。
《向太阳》(节选)
今天/太阳的炫目的光芒/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也从那隐蔽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艾青诗选》
【小题3】体味诗人在此诗句中的情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四次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诗选》
5.
细读全诗,品析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吊扶苏
(宋)孔武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注释)赵李:赵高与李斯。二人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当时在边疆带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
吊扶苏
(宋)孔武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
奈何指剑区区死,不辨从来赵李奸。
(注释)赵李:赵高与李斯。二人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当时在边疆带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文言文阅读
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日:“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忧。”
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 子其居,尚请入。”
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
……后,子胥伐荆。十五战,十五胜。荆平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操鞭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今此报子也。”
(选自《越绝荆平王内传第二》) (有删减)
(注释)伍子奢: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博。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二处)
胥 且 奔 吴 邦 君 王 必 早 闭 而 晏 开 胥 将 使 边 境 有 忧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且杀之
(2)出见使者,谢曰
(3)固不拜矣
(4)操鞭笞平王之墓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
【小题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如扶苏之仁,则死而不请。——苏东坡 《东坡志林•始皇扶苏》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在生死仁义面前,扶苏与伍子胥作出了各自的选择。你更认可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子奢对日:“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忧。”
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 子其居,尚请入。”
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尚。
……后,子胥伐荆。十五战,十五胜。荆平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操鞭笞平王之墓而数之曰:“昔者吾先人无罪而子杀之,今此报子也。”
(选自《越绝荆平王内传第二》) (有删减)
(注释)伍子奢: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担任太子太博。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二处)
胥 且 奔 吴 邦 君 王 必 早 闭 而 晏 开 胥 将 使 边 境 有 忧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且杀之
(2)出见使者,谢曰
(3)固不拜矣
(4)操鞭笞平王之墓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
【小题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如扶苏之仁,则死而不请。——苏东坡 《东坡志林•始皇扶苏》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在生死仁义面前,扶苏与伍子胥作出了各自的选择。你更认可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正义的边界
鮑鹏山
①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对以怨报怨,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堕落得与对方一样。所以,孔子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
②可见,孔子既反对我们对坏人无原则地好,也反对我们对坏人无约束地报复。
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的很多祸乱,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④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惩罚不道德,又如同以暴制暴。
⑤举一个例子,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与抢劫者斗智斗勇。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⑥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华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在媒体报道这件事后,却出现了争议。有不少人认为,对于这样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帮助,
⑦一个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这种极其残暴的心态,使我毛骨悚然。从不在网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话:“你更像歹徒啊!”
⑧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坚决推行“堕三都”a],他的学生子路被鲁国执政季桓子任命为家臣,负责具体执行、可以说,堕三都的成败,关乎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伯察,竟然对季氏说子路的坏话,导致子路丢了职务,对堕三都的失败,以及孔子最终离鲁出走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⑨这样一个学生,后人把他称之为“圣门蟊腰”,意思是孔子门下的害虫。当时,鲁国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大夫对孔子说:“你的这个学生实在太不像话了,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有力量杀了他,让他暴尸大街。”
⑩孔子说:“如果我的道能够行得通, 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样呢?”(《论语。宪问》)孔子断然拒绝子服景伯的杀人建议。
公伯察不好。但是,假如我们用杀掉他的方法来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就更不好了。用极端的手段来清除异已,还有比这更坏的行为和更坏的人吗?
因为什么孔子不赞成人们用极端的方式来履行道德?为什么孔子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对某种价值的破坏。而且,极端手段所蕴含的破坏性,往往指向更原始、更基本的价值。
正义是有边界的。
(选自《读者》2018年09期)
注:堕三都:指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毁坏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私邑的事件。堕(huī),同“隳”,毁坏。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
【小题2】文章第⑦段,作者认为网友“更像歹徒”,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鮑鹏山
①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这样就等于取消了道德;但是他也反对以怨报怨,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堕落得与对方一样。所以,孔子的观点是以直报怨以公正来对待无良之人。
②可见,孔子既反对我们对坏人无原则地好,也反对我们对坏人无约束地报复。
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的很多祸乱,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④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推行道德,就如同抱薪救火;用不道德的手段去惩罚不道德,又如同以暴制暴。
⑤举一个例子,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仍与抢劫者斗智斗勇。最终,那个19岁的抢劫者精神崩溃,瘫倒在地,而李建华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得到及时救治。
⑥这是很感人的事件。李建华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在媒体报道这件事后,却出现了争议。有不少人认为,对于这样的歹徒,根本不需要同情和帮助,
⑦一个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是:“假如我碰到这样的歹徒,我要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吃了他的肉,砸了他的骨,吸了他的髓!”这种极其残暴的心态,使我毛骨悚然。从不在网上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了一句话:“你更像歹徒啊!”
⑧孔子做了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坚决推行“堕三都”a],他的学生子路被鲁国执政季桓子任命为家臣,负责具体执行、可以说,堕三都的成败,关乎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伯察,竟然对季氏说子路的坏话,导致子路丢了职务,对堕三都的失败,以及孔子最终离鲁出走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⑨这样一个学生,后人把他称之为“圣门蟊腰”,意思是孔子门下的害虫。当时,鲁国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大夫对孔子说:“你的这个学生实在太不像话了,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有力量杀了他,让他暴尸大街。”
⑩孔子说:“如果我的道能够行得通, 那是命;如果我的道行不通,那也是命。公伯寮能把我的命怎么样呢?”(《论语。宪问》)孔子断然拒绝子服景伯的杀人建议。



(选自《读者》2018年09期)
注:堕三都:指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执政,毁坏三桓(鲁国公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私邑的事件。堕(huī),同“隳”,毁坏。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
【小题2】文章第⑦段,作者认为网友“更像歹徒”,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对不仁的人,恨得太过分,就是祸乱。因为天下的祸乱就是由绝对道德主义者惹出来的。 |
B.李建华老师在特殊的时刻拨打电话救歹徒,虽然表现了人性的高贵和美好,但是也纵 容了坏人。 |
C.孔子学生公伯寮对季氏进谗言的行径遭到当时人们及后人的睡弃,以至有人意欲杀之 而后快。 |
D.孔子拒绝子服景伯杀公伯寮,他认为“道”能否行得通,取决于“命”,这完全是宿命论思想的体现。 |
6.语言表达- (共1题)
8.
下图这个字是金文中的“假”字,由“石崖”字和上下两个“手”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假”字的造字本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2题)
9.
写作
知识卡片:
要说今年最火的APP是什么,那么无疑是抖音了,从年轻人到中年人再到老人,抖音成了最好玩的娱乐方式。有人说,好玩好看,内容上要颜值有颜值,要创意有创意,短视频又符合当下市场需求。也有人说,看起来没危害,实则一点点腐蚀你的精神。
对此,你怎么看?请联系实际表达你的看法。(50字以上)知识卡片: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