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既然国家不再给农民土地,而又要收取农民的赋税,那么农民的生活困境就必须由国家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稳定,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就必须给入城农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特点。
材料一 宋朝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既然国家不再给农民土地,而又要收取农民的赋税,那么农民的生活困境就必须由国家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稳定,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就必须给入城农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摘编自苗书梅、葛金芳等著《南宋全史
》
材料二 宋代中央负责救荒赈灾工作的有转运司、常平司和提刑司。在地方,地方长官都要负责赈济事宜。宋代的赈灾救荒包括检灾和赈济两大步骤,只有通过民户诉灾、检放和抄礼之后才能进入赈济程序。除了对退休官员和军队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外,还建立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慈善福利机构,儿童、残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纷纷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宋代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出资,赈济灾荒,对有功之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们兴起的义庄也是有益的补充。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摘编自杜伟《两宋社会保障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实施社会保障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特点。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战初始,统治集团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尚能推行立宪政治,接受社会民主党右派提出的所谓”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然而,战事的一再失利与国内的反战情绪,使”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和帝国宪政再也难以维持了。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以及”兴登堡纲领”的发布,标志着在德国公开实行军事专政。
1916年8月底,最高统帅部以发布战事命令的形式公布了鲁登道夫起草的”兴登堡纲领”。其中心思想是,实行”军部独裁”。纲领規定:推行”强制措施”,加快军火生产,增加劳动强度,抽调エ人上前线。为保证”兴登堡纲领”的实施,1916年11月1日建立了由格伦纳中将领导的军事管理局,控制德国本土、被占领区和一部分帝国盟友的经济。这是最高统帅部企图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对全国人民的专制统治来保证最高军事领的贯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兴登堡纲领”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 开战初始,统治集团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尚能推行立宪政治,接受社会民主党右派提出的所谓”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然而,战事的一再失利与国内的反战情绪,使”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和帝国宪政再也难以维持了。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以及”兴登堡纲领”的发布,标志着在德国公开实行军事专政。
1916年8月底,最高统帅部以发布战事命令的形式公布了鲁登道夫起草的”兴登堡纲领”。其中心思想是,实行”军部独裁”。纲领規定:推行”强制措施”,加快军火生产,增加劳动强度,抽调エ人上前线。为保证”兴登堡纲领”的实施,1916年11月1日建立了由格伦纳中将领导的军事管理局,控制德国本土、被占领区和一部分帝国盟友的经济。这是最高统帅部企图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对全国人民的专制统治来保证最高军事领的贯彻。
——摘自孙柄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兴登堡纲领”出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兴登堡纲领”的特点和影响。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钱学森(1911—2009)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年,1955年从美国回到祖国,从这时起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在周恩来、聂荣臻等直接领导下,创造出国内外公认的奇迹,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出社会系统。将社会形态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将社会形态分为3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产业革命,政治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政治革命,意识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文化革命。”信息网络是社会系统中信息资源和信息流动方式上的高度组织化、社会化、集成化和规范化。如果把信息网络和社会系统的3种社会形态结合起来,就会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
——摘编自于景元的《钱学森信息革命的学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能做出贡献的原因。
材料 钱学森(1911—2009)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20年,1955年从美国回到祖国,从这时起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创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上。在周恩来、聂荣臻等直接领导下,创造出国内外公认的奇迹,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出社会系统。将社会形态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将社会形态分为3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产业革命,政治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政治革命,意识的社会形态的飞跃是文化革命。”信息网络是社会系统中信息资源和信息流动方式上的高度组织化、社会化、集成化和规范化。如果把信息网络和社会系统的3种社会形态结合起来,就会大大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
——摘编自于景元的《钱学森信息革命的学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能做出贡献的原因。
2.单选题- (共7题)
5.
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
A.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B.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 |
C.热衷于立法工作的理论研究 |
D.乐于从事罗马法的普及工作 |
6.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可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
B.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
C.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
D.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
7.
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 |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
C.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
D.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
8.
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 |
B.明确了纯洁革命队伍的原则 |
C.未能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 |
D.体现了右倾路线的错误主张 |
10.
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100多万人。这实质上说明
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 |
B.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 |
C.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 |
D.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