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古诗文默写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④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⑤赵翼在《论诗》中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
④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⑤赵翼在《论诗》中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
3.诗歌鉴赏- (共1题)
3.
古诗词阅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本诗首联中的“_______ ”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状况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
【小题2】请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本诗首联中的“_______ ”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状况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
【小题2】请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小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2) 深入不毛(_________)
(3)攘除奸凶(_______)
(4) 至于斟酌损益(______)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4】②③两段文字中,作者回顾了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有何目的?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倾颓(tuí) | B.猥自枉屈(wěi) | C.夙夜(shù ) | D.庶竭驽钝(nú) |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2) 深入不毛(_________)
(3)攘除奸凶(_______)
(4) 至于斟酌损益(______)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小题4】②③两段文字中,作者回顾了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有何目的?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母爱浓浓柿子香
李忠元
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摘下一个,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家里的柿子树不算高,长势好的也就两人高,六棵树站成一排,好像一堵墙,成为小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
童年时期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儿几个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母亲还将柿子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而今,立于自家的园中,望着母亲采摘柿子忙碌的背影,翻起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童年的一切是那么温馨难忘。
我感恩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柿子的未了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3日,有改动)
【小题1】文章以“母爱浓浓柿子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小题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2)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
【小题4】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题5】为什么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母爱浓浓柿子香
李忠元
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摘下一个,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家里的柿子树不算高,长势好的也就两人高,六棵树站成一排,好像一堵墙,成为小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
童年时期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儿几个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母亲还将柿子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而今,立于自家的园中,望着母亲采摘柿子忙碌的背影,翻起童年的记忆,历历在目,每每回忆起来,还是觉得童年的一切是那么温馨难忘。
我感恩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柿子的未了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3日,有改动)
【小题1】文章以“母爱浓浓柿子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小题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2)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
【小题4】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题5】为什么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天生格调必有用
①每天听着高雅的音乐,读着最优秀的书,与一些最出色的朋友交游,谈吐优雅、情操高尚、品行高洁、胸襟开阔、目光如炬。人生最重要、最恒久的,是生命的格调,更可贵的是,这种格调一旦养成,就不会再失去,它融入生命中,成了一种秉性,一种韵味,一种内涵,一种气质。即使你的生命结束了,这种格调依然会在你的后代身上显现,成为一个家族的素养标签。
②常常想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农民起义领袖用权势与高贵并非天生,更不是贵族的专利,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打拼争取天下作为口号,号召穷苦百姓追随自己。这句话,体现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是大丈夫于天地之间成就伟业的豪气。一个人,内心具有了这种豪气,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行的脚步?
③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耳朵失聪之后,在寂静的世界里,创作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乐章。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屈不挠的强者面前,总会俯首称臣;而在自弃自馁的弱者面前,却总是趾高气扬。
④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因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迟早都会清零;不论到达了多高的职位,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零点。没有什么比淡泊超然的心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拥有了权力,到达了高位,就幸福了吗?不。头顶上高悬的利剑,难以填满的欲望,时刻都让你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拥有了财富,家财万贯,你就幸福了吗?不。财富是世界上高速旋转的搅拌机,一刻也不会让你宁静下来,你再也没有时间享受宁静安逸的幸福了。世界上,只有那一刻淡泊超然的心,只有那一份超越功名利禄的境界,才具有伟大的力量,让你真正走进澄明的幸福之境。
⑤一直把清高作为自己的修为方向,但从不把清高作为自己的标签。因为在我看来,清高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是自己心灵的洁净,更是一种生命深处的雍容。当你身处贫困的时候,位置卑微的时候,如果你依然有自己心灵的坚守,依然气若幽兰,依然心静如水,这是真正的清高,因为,这样的处境,会逼迫着大多数人失去底线。所以,我一直敬重那些居于山林而坚守着心灵高地的超脱之士,像魏晋时代的阮籍和嵇康。
⑥最可怜的人,不是缺少财富的人,更不是职位卑微的人,而是没有格调的人。格调是困境中的助力,是深夜里的火把,是寒冷中的炭火,是孤寂时的相伴。每一种格调,都会为你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因为格调,你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其实,培养格调并没有什么秘密,所有的机缘,都是因为你的自省。没有格调,再优秀的人,也会与你擦肩而过。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小题3】下列两句名言,哪句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小题4】有人说:阅读是提升人生格调的最佳途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天生格调必有用
①每天听着高雅的音乐,读着最优秀的书,与一些最出色的朋友交游,谈吐优雅、情操高尚、品行高洁、胸襟开阔、目光如炬。人生最重要、最恒久的,是生命的格调,更可贵的是,这种格调一旦养成,就不会再失去,它融入生命中,成了一种秉性,一种韵味,一种内涵,一种气质。即使你的生命结束了,这种格调依然会在你的后代身上显现,成为一个家族的素养标签。
②常常想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农民起义领袖用权势与高贵并非天生,更不是贵族的专利,普通人同样可以通过打拼争取天下作为口号,号召穷苦百姓追随自己。这句话,体现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是大丈夫于天地之间成就伟业的豪气。一个人,内心具有了这种豪气,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行的脚步?
③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耳朵失聪之后,在寂静的世界里,创作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乐章。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屈不挠的强者面前,总会俯首称臣;而在自弃自馁的弱者面前,却总是趾高气扬。
④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和职位的高低。因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迟早都会清零;不论到达了多高的职位,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零点。没有什么比淡泊超然的心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拥有了权力,到达了高位,就幸福了吗?不。头顶上高悬的利剑,难以填满的欲望,时刻都让你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拥有了财富,家财万贯,你就幸福了吗?不。财富是世界上高速旋转的搅拌机,一刻也不会让你宁静下来,你再也没有时间享受宁静安逸的幸福了。世界上,只有那一刻淡泊超然的心,只有那一份超越功名利禄的境界,才具有伟大的力量,让你真正走进澄明的幸福之境。
⑤一直把清高作为自己的修为方向,但从不把清高作为自己的标签。因为在我看来,清高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是自己心灵的洁净,更是一种生命深处的雍容。当你身处贫困的时候,位置卑微的时候,如果你依然有自己心灵的坚守,依然气若幽兰,依然心静如水,这是真正的清高,因为,这样的处境,会逼迫着大多数人失去底线。所以,我一直敬重那些居于山林而坚守着心灵高地的超脱之士,像魏晋时代的阮籍和嵇康。
⑥最可怜的人,不是缺少财富的人,更不是职位卑微的人,而是没有格调的人。格调是困境中的助力,是深夜里的火把,是寒冷中的炭火,是孤寂时的相伴。每一种格调,都会为你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因为格调,你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其实,培养格调并没有什么秘密,所有的机缘,都是因为你的自省。没有格调,再优秀的人,也会与你擦肩而过。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小题3】下列两句名言,哪句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小题4】有人说:阅读是提升人生格调的最佳途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名著阅读- (共1题)
7.
文学常识与名著填空
A、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
B、达雅已经转为正式党员。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保尔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以上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这条道路”指的是________ 。
A、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
B、达雅已经转为正式党员。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保尔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以上文字节选自小说《______》,“这条道路”指的是________ 。
7.语言表达- (共1题)
8.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故乡》,我认识了尖酸刻薄、凶悍泼辣的杨二嫂;读《蒲柳人家》,我认识了性格豪爽、刚直不阿的“一丈青大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故乡》,我认识了尖酸刻薄、凶悍泼辣的杨二嫂;读《蒲柳人家》,我认识了性格豪爽、刚直不阿的“一丈青大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也许海南岛最具有震hàn( )力的海边景观就是铜鼓嘴了。在石头公园入口外附近的荒坡上仔细寻觅( )被茂盛的杂草覆盖的石阶小路,行走500米,就看到山顶被遗弃的军事地堡和紧锁大门的灯塔。站在灯塔下,面向大海方位左手方向,密林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径,猫腰钻进,竟豁然开朗,原来是一条约800米长由高大的野菠萝和不知名的热带灌木、藤类编织成的 ① (A.遮天蔽日、B.铺天盖地)的绿荫小路。路的尽头便是广阔的悬崖,悬崖下面便是无际的大海,这就是铜鼓嘴山顶。
铜鼓嘴山顶是面积达十几亩的起伏不平的草坡,草坡上长满一丛丛低矮的野菠萝树和狐尾椰,草坡面向东南滑向悬崖,让人不敢靠前。面对浩淼的大海,迎着肆nüè( )的海风,看着凹凸狰狞直坠200米深渊的悬崖峭壁,人只能匍匐向前。刹( )那间,你的勇气 ② (A. 灰飞烟灭、B.荡然无存),你的人格变得如此卑微,你的烦恼和疲惫也都消逝在这无尽的山海间。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震hàn (_______) ②寻觅(________) ③肆nüè(______) ④刹(_______)那间
(2)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3) 上述语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铜鼓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也许海南岛最具有震hàn( )力的海边景观就是铜鼓嘴了。在石头公园入口外附近的荒坡上仔细寻觅( )被茂盛的杂草覆盖的石阶小路,行走500米,就看到山顶被遗弃的军事地堡和紧锁大门的灯塔。站在灯塔下,面向大海方位左手方向,密林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径,猫腰钻进,竟豁然开朗,原来是一条约800米长由高大的野菠萝和不知名的热带灌木、藤类编织成的 ① (A.遮天蔽日、B.铺天盖地)的绿荫小路。路的尽头便是广阔的悬崖,悬崖下面便是无际的大海,这就是铜鼓嘴山顶。
铜鼓嘴山顶是面积达十几亩的起伏不平的草坡,草坡上长满一丛丛低矮的野菠萝树和狐尾椰,草坡面向东南滑向悬崖,让人不敢靠前。面对浩淼的大海,迎着肆nüè( )的海风,看着凹凸狰狞直坠200米深渊的悬崖峭壁,人只能匍匐向前。刹( )那间,你的勇气 ② (A. 灰飞烟灭、B.荡然无存),你的人格变得如此卑微,你的烦恼和疲惫也都消逝在这无尽的山海间。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震hàn (_______) ②寻觅(________) ③肆nüè(______) ④刹(_______)那间
(2)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3) 上述语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铜鼓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0.
班级板报正中要书写一个“春”字,请你从下面四种书体中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合适的,结合该书体特点简要阐述选用的理由。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你选择第________幅作品,它属于_____________书体。
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你选择第________幅作品,它属于_____________书体。
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文- (共1题)
11.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教学相长”——《礼记》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午后的微风摇曳着树枝,树叶沙沙作响,风拂过我的脸庞,眼中又浮现出了毕老师那熟悉的笑颜,我的思绪渐渐飘远 …… 毕老师很亲切,浑身散发着成熟知识女性的魅力。……”
要求:①展开合理的联想或想象,将上面文段扩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教学相长”——《礼记》
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午后的微风摇曳着树枝,树叶沙沙作响,风拂过我的脸庞,眼中又浮现出了毕老师那熟悉的笑颜,我的思绪渐渐飘远 …… 毕老师很亲切,浑身散发着成熟知识女性的魅力。……”
要求:①展开合理的联想或想象,将上面文段扩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