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战国时期,文侯(魏)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该措施实施后的产生的影响是
A.世袭贵族全力支持变革 |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
C.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上说是一种新形式的战争。战争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不仅包括大规模的兵役征发,还包括政府通过强制规划和定量配给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它还包括对媒体前所未有的控制,而且通过以煽动情绪为目的的强有力的宣传,激发起对国家事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敌人深深的非理性的仇视。战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这种界限在先前的世界历史上常常限制了战争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上说是一种新形式的战争。战争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不仅包括大规模的兵役征发,还包括政府通过强制规划和定量配给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它还包括对媒体前所未有的控制,而且通过以煽动情绪为目的的强有力的宣传,激发起对国家事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敌人深深的非理性的仇视。战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这种界限在先前的世界历史上常常限制了战争的破坏性。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各个单一的德意志国家,帝王宝座倒塌了。朝廷臣子,所有社会上的头面人物与拥有特殊利益的旧的土地贵族,全都随着国王的垮台而消失了。这次大战的确是民主制度的一次胜利,尽管是辛酸的胜利。它把如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那样时间长久、影响深远的过程更向前推进了。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联,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摘编自《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刻,英、美、苏三大国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建立起了以美苏均势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它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等等。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
材料一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刻,英、美、苏三大国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建立起了以美苏均势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它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等等。
——摘编自(美)溥洛基《雅尔塔》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两大国的交易和对立的结果,冷战是这一体系的必然产物。它与战后国际危机相联系,由于美苏两国都想寻求世界霸权,因而形成多次危机。它与战后国际局部战争相联系,据粗略统计,在战后至今发生的20多场战争中,不仅美苏介入为其主要特点而且介入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从而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实质。(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
2.单选题- (共15题)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期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但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原因在于
A.它是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提出并成功运用的外交方针 |
B.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 |
C.反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各国的国家利益 |
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
5.
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
6.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
A.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的共管之下 |
8.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主题 |
B.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 |
C.阿以的麻烦来自于恐怖主义 |
D.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 |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往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中高达3万余人死亡,长眠异国他乡。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劳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中国劳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
C.中国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了战胜国 |
10.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世界自由民主而战斗 |
B.为维护世界石油秩序而战斗 |
C.为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而战斗 |
D.为维护伊拉克的独立而战斗 |
11.
二战期间,美国依据《租借法》向反法西斯国家大量提供战争物资,其中援助的国家主要包括英国、苏联、自由法国、中国等。《租借法》的出台反映了
A.法西斯侵略严重威胁了人类安全 |
B.美国参战后急需扩大盟国力量 |
C.美、英、苏三大国开始联合作战 |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12.
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 |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 |
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 |
13.
1950年,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这说明( )
A.联合国安理会徒有虚名 | B.“大国一致”原则的失效 |
C.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 D.安理会有利于美国称霸 |
14.
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 |
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 |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D.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 |
1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是
A.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
C.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
D.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