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精髓(suí) 涟漪(yī) 庇护(pì) 玲珑剔透(tī) |
B.汲水(jí) 楹联(yín) 淙淙(cōng) 仙山琼阁(qióng) |
C.翘尾(qiào) 古刹(chà) 寒噤(jìn) 瘦骨嶙峋(lín) |
D.地壳(qiào) 瑰宝(guì) 菩提( pú ) 销声匿迹(lì)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个个不同。 |
B.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珍稀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
C.张家界玻璃栈桥以“中国第一险桥”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揽胜。 |
D.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设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
B.“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 |
C.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
D.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祥子的悲剧人生。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很火的几部电影分别是《战狼》、《红海行动》、《捉妖记2》。(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B.奋不顾身 高风亮节 挑拨离间 威武不屈 (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完全相同。) |
C.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D.自己 哺乳 羞怯 怎样 (这四个词语词性各不相同。) |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
B.《林中小溪》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小溪流过森林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出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哲理。 |
C.《鼎湖山听泉》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
D.《画山绣水》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发掘出了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作者是杨朔,题目是互文手法,意思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水,提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
2.字词书写- (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在这月光如水的晚上,我终于如愿以cháng(________)来到了金色大厅,听到那如水的琴声yōu(________)然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让人心生què(________)跃,让人浮想联piān(________)。
在这月光如水的晚上,我终于如愿以cháng(________)来到了金色大厅,听到那如水的琴声yōu(________)然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让人心生què(________)跃,让人浮想联piān(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理解
(一)阅读白居易的《春题湖上》,完成题目。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白居易的《春题湖上》,完成题目。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颔联所描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帝臵不问,复其官。
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阯①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臵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②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注释)①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②怙:依仗,凭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__________) (2)臣固应死(_________)
(3)数召父老宣谕德意(_________) (4)由是至者如归(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
【小题3】翻译句子。
(1)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中黄福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阯①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臵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②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注释)①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②怙:依仗,凭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__________) (2)臣固应死(_________)
(3)数召父老宣谕德意(_________) (4)由是至者如归(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
A.一切镇之以静 | B.扶苏以数谏故 |
C.去以六月息者也 |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1)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中黄福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9.
旧 书 孙道荣
①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②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食,大家共享。
③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另一只手上, 拎着一杆小秤。
④“卖报纸!”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⑤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称得重一点点。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⑥她的诚实,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⑦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我点点头。她将书单独捆扎好。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
⑧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⑨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文中这位收旧报纸的老太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小题3】本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卖旧报刊的老太太形象,但题目却是“旧书”,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起题“旧书”的理解。
【小题4】文章的结尾说“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①她微微佝偻着腰,一个一个办公室敲门。大家都认识她,收旧报纸的老太太。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楼里,单位规定,这天,她可以上门收购旧报纸。
②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单位几乎每个人,都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平时看完了,就码在办公室一角,等着她上门来收购。卖一次旧报纸,往往可以挣几十元,女同事拿去买零食,大家共享。
③她五十来岁,头发已经花白了,讲一口浓重的郊区方言。每次来,她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塞满各种各样的布条,看得出,这些布条都是用旧衣裳撕出来的,她用来捆扎旧报纸。另一只手上, 拎着一杆小秤。
④“卖报纸!”有人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她就会立即从某个办公室跑出来,瞅一眼,一脸乐呵呵地应答着。她几乎能够认出这座楼里的每一个人,甚至谁多长时间,需要处理一次旧报纸,她都了如指掌。
⑤她躬着腰,将堆在办公室角落里的旧报纸,一摞摞搬出,理齐,码好,然后,用布条捆扎起来,一捆一捆地过秤。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商贩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不同,过秤的时候,她的秤杆,总是往下垂,秤砣几乎要从秤杆上滑落下来,这样,报纸可以称得重一点点。没人在意她的秤,但她一如既往,要把秤让给人。称一捆,她报个数,让你记下来,再称一捆,再报个数。一捆一捆称完了,她会让你加一加,有多重?而她自己,似乎从不记数,你告诉她多重,她就按这个重量,算账给你。有时候,账里面有零头,大家就说算了,她却总是很认真地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硬币,一分不少地付清。
⑥她的诚实,使办公楼的人,都对她充满好感。这也是她能够这么多年,可以上门收购我们旧报纸的原因吧。
⑦也有的时候,她会显得很小气。比如每次整理旧报纸时,看到夹在报纸里的杂志,或者书,她都会将它们剔出来,单独捆在一起,过秤。她说,书和杂志比报纸便宜一点。有一次,我搬新办公室,整理物品时,我将一些旧书,扔进了旧报纸堆里。正赶上她来收购旧报纸。她将那些书一本本拣了出来,问我,这些书真的不要了?我点点头。她将书单独捆扎好。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书和旧报纸的价格,一斤也就相差毛把钱,没必要分得这么细。她笑笑,没有回答。
⑧那天,我们去郊区的一个山村采访,村支书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新建的村图书馆。图书馆是一间民房改建的,书架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书。忽然,看见有本书很眼熟,打开,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想起来了,是我上次搬办公室时处理掉的,再一找,另外几本也在。我好奇地问村支书,这些书从哪来的?村支书说,是村里的林老太太捐赠的。她经常上城里收旧报纸,如果收到旧书,她就会留下来,捐给村里或者学校。这几年,她已经捐了好几百本了。
⑨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收旧报纸的老太太,都会将夹在报纸里的书刊拣出来了。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文中这位收旧报纸的老太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小题3】本文主要刻画了一个卖旧报刊的老太太形象,但题目却是“旧书”,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作者起题“旧书”的理解。
【小题4】文章的结尾说“摩挲着那些旧书,我感到了一丝羞愧,也嗅到了旧书里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香气”,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10.
(题文)难得淡定
①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小题1】(小题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小题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小题3】(小题3)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有什么作用?
【小题4】(小题4)文章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①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小题1】(小题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小题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小题3】(小题3)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有什么作用?
【小题4】(小题4)文章第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北漂,指那些漂泊在北京的知识阶层。生活在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给他们一份职业,一个饭碗,一间出租屋,却不承认他们属于这个城市。他们没有正式的北京户口,不算正式的北京居民。近来,反映北漂一族艰苦创业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
(1)下面的文字摘自一部反映北漂生活的电视剧的主题歌,请根据前后文字,仿写填空。
我们都一样来自四面八方,告别小城故乡,挤在都市边上。没有灯火辉煌, 这里拥挤空荡,……床前明月光, 照亮我日夜思念的家乡;疑是地上霜,画出我心里故乡的模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的面前就有一个屡受挫折的北漂者,你会送给他一句什么话?(可以借用名言,也可自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会走上北漂道路吗?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漂,指那些漂泊在北京的知识阶层。生活在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给他们一份职业,一个饭碗,一间出租屋,却不承认他们属于这个城市。他们没有正式的北京户口,不算正式的北京居民。近来,反映北漂一族艰苦创业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
(1)下面的文字摘自一部反映北漂生活的电视剧的主题歌,请根据前后文字,仿写填空。
我们都一样来自四面八方,告别小城故乡,挤在都市边上。没有灯火辉煌, 这里拥挤空荡,……床前明月光, 照亮我日夜思念的家乡;疑是地上霜,画出我心里故乡的模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的面前就有一个屡受挫折的北漂者,你会送给他一句什么话?(可以借用名言,也可自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会走上北漂道路吗?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