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61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溯(sù)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诗经·蒹葭》)
B.羹(gēng)饭一时熟,不知赔(yí)阿谁。(《十五从军征》)
C.《兑命)曰:“学(xiào)学(xué  )办。”((礼记》)
D.陟(zhì])罚臧否(fǒu),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2.
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中的第一部,主人公阿廖沙是在母亲死后走向“人间”的。
B.《西游记》中的石猴是因为在瀑布后发现了能让众猴安身立命的石洞而被推举为领袖的。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烈士墓前“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思考是全书的中心。
D.《水浒传》中的梁山首领晁盖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3.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著名。(陋室铭》刘禹锡)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中间。(《左传·曹刿论战》)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岳阳楼记》范仲淹)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王,称王。(《陈涉世家)司马迁)
4.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收获了不少听闻。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道元)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与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美?
D.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列子·汤问》)
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
5.
下面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争”“啄”两个字写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使得全诗洋溢青春的活力与生机。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冽可鉴的特点。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2.字词书写(共1题)

6.
请赏析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挑:挑挖。③身体:出自《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④洁行廉约:品行高洁,廉洁俭省。⑤〔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⑥同载:一起坐车。⑦裈(kūn):裤子。
【小题1】范宣大声啼哭,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看出他 ________品格。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与“韩豫章遗绢百匹”中“遗”不同的一项是(  )
A.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诸葛亮)
C. 深追先帝遗诏 (《出师表》诸葛亮)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人宁可使妇无裈邪?
【小题4】范宣笑着接受了韩豫章的二丈绢,还能说他“洁行廉约”吗?
【小题5】请阅读助读资料,结合画面内容介绍这幅杨柳青年画的寓意特点。

[助读资料]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年画题材范围极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等,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 材 为 特长,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8.
某班开展了“灵魂的柔软与坚硬一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亲爱的鲁迅(节选)
何三坡
一个好作家必须有一只猫咪。爱伦·坡有一只猫咪,海明威有一只猫味,马克·吐温有一只猫味,布罗茨基有一只猫咪,博尔赫斯有一只猫咪,村上春树有一只猫咪。
但是,鲁迅没有猫咪,而且,他仇恨猫咪,甚至,他养过一只拇指大小的隐鼠。
他梦想生活在百草园,与蟋蟀们待在一起,与木莲和覆盆子们待在一起,与美女蛇待在一起。白天,看一只云雀从草丛窜向云霄;夜晚,等着老和尚在枕头底放一盒飞蜈蚣,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当然魔幻又炫酷,但大人们不答应,将他送进城里最严厉的学校里。
在三味书里,他识了宇。见几千年的古籍里全是吃人。他扯开嗓门大声呐喊——他朝阿Q呐喊,朝闰土呐喊,朝孔乙己呐喊,朝祥林嫂呐喊,朝九斤老太呐喊,朝单四嫂子呐喊,朝红眼晴阿义呐喊……整个世界都听见了他的呐喊声。
他亲眼见过一个鬼,叫做无常——有一年,爷爷高考满分,被皇帝点了翰林;又一年,父亲高考作弊,爷爷又成了等死的囚犯。
田地卖光丁,父亲病例了,大厦将倾了,15岁的孩子要做顶梁柱,清晨或黄昏,他奔跑在绍兴城中的小巷,去请名医们开药方,名医们的药引浪漫得要死:要么是原配的蟋蜂,要么是经霜的芦根。但浪漫果真会死,37 岁的父亲终究还是撤手而亡。
曾经,绍兴新台门那六扇朱漆大门中的小王子,几乎是转瞬之间,就沦为乞丐。他从母亲的手中接过落满泪水的8块钱,逃异地、走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没想到,一路上,他三闲二心,南腔北调,最终混成了个大毒舌。
一个矮小的人却藏有巨大的悲伤,他把这些悲伤写在白纸上。这个世界不理睬他的悲伤,而他的悲伤比河流要长。
许多年后,一个叫大江健三郎的日本作家接到了诺贝尔文学院的电话,很狂喜,急切地向母亲报喜。母亲很不高兴,问,鲁迅先生获过这个奖吗?大江健三瞬间石化了,平静了,羞愧了好久。后来,大江健三郎来了中国,说,我一生的写作就是为了向这个人致敬,就是为了靠近他。
……
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绍兴,几乎每一天,纪念馆游人如织观者如堵。但是,亲爱的鲁迅不在纪念馆里,不在教科书上。他点着烟卷,安坐在他悲伤的、讥诮的、冷酷的文字当中。
【小题1】下列不属于《朝花夕拾》中篇目的一项是( )
A.《一面》
B.《无常》
C.《父亲的病》
D.《阿长与山海经》
【小题2】下列所学过的课文没有主要体现鲁迅温情与仁爱之心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社戏》C.(孔乙己》D.《藤野先生》
【小题3】当代作家黄蓓佳从《雪》中读出了鲁迅“灵魂的柔软与坚硬”。请以《故乡》为例,仿照示例写段话,表达你对鲁迅灵魂“柔软”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示例)20 年后,“我”回到“萧索”的故乡,自私、尖刻的杨二嫂,以及充满封建等级思想麻木的闰土,打破了“我”对美丽、温馨的故乡的思念和向往,促使“我”思考探索宏几和水生应该相有的新生活,虽然明知”世上本没有路”,但坚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毅然告别破败凋敝的故乡,去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成为鲁迅灵魂中“坚硬”的东西。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下列小题。
冬景(节选)
贾平凹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抬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也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
“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作诗。”他说。
“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
“看绿。”
“绿在哪儿?”
“绿在树枝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你还看到什么了?”
“太阳,太阳的红光。”
“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睢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你这么喜欢冬天?!”
“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
“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了啊!”
“是的,是在作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
“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小题2】请任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120字)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趣话古今汉语里的“脚”
生古
汉语真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譬如脚这个字,就能组出很多奇妙的词。像“马脚”,马自然有脚,不过人们一般不说马脚,而说马蹄。人们说马脚时,通常是指破绽,所谓露马脚是也。还有“蹩脚”这个词,也很有趣。此词源自土话,也跟马有关。据说古代,在马的交易中,蹩了脚的马是要被杀掉的,因为蹩脚的马一点用处都没有,却不会省丝毫的饲料。蹩脚这个词的几重含义(1、吴语词,质量低劣的;2、不老练的或不圆滑的;3、失意潦倒)都是从这延伸出来的,仔细琢磨,真的很有趣味。  
在古今汉语里,还有一些东西本来是没脚的,可是跟脚组合之后,其含义立刻就丰富起来了。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一句“雨脚如麻未断绝”,诗人用“雨脚”比喻随云飘行、长垂及地的雨丝,你不妨闭上眼睛想想这句诗的画面,雨似乎真的是有了脚,非常形象生动。无独有偶,诗歌里还有“云脚”。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起首两句就说:“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云脚”指低垂的云,是接近地面的云,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云有脚、而且低,只三字就描摹出早春杭州西湖的可爱之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欣喜之情。宋代的秦观也有诗云:“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
与此相类的还有“阵脚”。“阵脚”常见于古典诗词和小说中,指作战队伍的最前方,也可指战斗队列。其他如“鬓脚”、“注脚”等词,也很有特色。鬓发、注解均无脚,而一旦与脚搭配,便显得那么恰当、生动。
现代汉语里也有一个“痛脚”,非常形象。“痛脚”指疼痛的脚,用以比喻短处或把柄。“痛脚”此词大约起于清末,现代汉语里属常用词。疼痛无色无形,只是一种感觉,却偏偏给它配上脚字,那种被拿捏得不舒服的劲儿就透了出来。
汉语之奇妙尽在此矣。
【小题1】请结合语境,选出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质量低劣的;不老练的或不圆滑的;失意潦倒。这些义项都是“蹩脚”的引申义。“马脚”通常指破绽,“痛脚”解释为短处和把柄,用的都是比喻义。
B.词义中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叫贬义词,如“露马脚”、“蹩脚”。
C.“雨脚”、“云脚”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表意形象生动。
D.“汉语之奇妙尽在此矣”,这句话的主语“汉语之奇妙”是主谓短语。
【小题2】一个“脚”字尽显汉语之趣。请从下面备选字中任选一个,通过具体的解说来来体现汉语的奇妙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材料一)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总结了六个造字和用字的条例,称为“六书”。例如,“末”是象形字,像一株树,上部是枝下部是根;“末”是指事字,在树梢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尾端;“林”是会意字,像树连树的样子;“枝“是形声字,从木支声,树干之外另生的旁条。转注、假借都是用字的条例。
(材料二)休:金文,人倚在树上,表示休息;枯:金文,从木古声,本义是经年老树自然衰萎;沐,金文,从水木声,本义是雨洒树叶。
(材料三)
A.“六书”一般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
B.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沟通了汉字与语音的联系。材料二中的“休”“枯”“沐”都是形声字。
C.材料三中“车”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楷书简体。
D.书写汉字时,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6.作文(共1题)

12.
写作
题目一:请把贾平凹的《冬景》(节选)改编为一个戏剧(剧本)片段,在不改变文章主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舞台设计,让人物的台词有“戏味儿”,自拟题目,不少于600。

题目二:2017年12月5日。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在北京的录制现场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这档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倾力打造的原创节目,为观众展现不同身份、不同命运的中国人的家庭故事,为中华家风代言。

请以“谢谢了,我的家”为题目,以自己的家庭故事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