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459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7

1.选择题(共19题)

1.
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季风气候
2.
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
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
3.
亚洲缺乏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4.
下列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亚洲南部D.亚洲北部
5.
关于东南亚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山河相间B.中南半岛6~10月盛行东北风
C.是世界上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D.是世界上温带水果重要产地
6.
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7.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火山地震B.河流长,水量小,流速急
C.地狭人稠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8.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读印度示意图、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气候的特点是(   )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B.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小题2】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
①消费市场大  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  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南亚雨季盛行(   )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10.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A.里海B.贝加尔湖C.死海D.巴尔喀什湖
11.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资源、环境B.人口、粮食、环境
C.资源、环境、水源D.资源、粮食、人口
12.
黑种人的故乡是(    )
A.非洲B.美洲C.欧洲D.亚洲
13.
非洲位居世界各洲首位的是(   )
A.面积B.人口C.人口自然增长率D.城市人口比重
14.
格陵兰岛属于(   )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
15.
与美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是(    )
A.巴西、加拿大B.巴拿马、秘鲁C.加拿大、丹麦D.墨西哥、加拿大
16.
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是(   )
A.美国B.法国C.巴西D.南非
17.
属于北美洲的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B.落基山脉C.安第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
18.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在( )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麦哲伦海峡
19.
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是(   )
A.非洲大陆B.南极洲大陆C.亚欧大陆D.美洲大陆

2.解答题(共3题)

20.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到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度假,目前中国已成为东南亚旅游的主要客源国。读“东南亚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为____半岛,它的命名是因为位于____(国家)以南而得名。其地形特征为____。
(2)字母B为____群岛,其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
(3)图中字母C为____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D____洋。
(4)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
(5)该地区是世界上____、____、_和____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6)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多的国家,请解释该地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________。
2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国都有一条重要的纬线~____穿过,两国的城市都集中分布在____沿海。
(2)甲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甲国属于____国家,乙国属于____国家。
(3)乙国的首都是____,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该国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____。这里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____(植被)。
(4)两国主要人种部是白种人,但乙国______种人比例约占40%。甲国通用语言是____,乙国主要语言是____语。
22.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出南极大陆周围大洋的名称:B    、C    .
(2)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对间都选在暖季,是因为南极在这个时候正处于在   (极昼/极夜)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