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下图为中东简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小题1】影响图中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 B.降水 | C.水源 | D.海拔 |
A.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
B.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大部分信仰佛教 |
C.北回归线附近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 |
D.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
2.
(题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小题2】(小题2)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小题3】(小题3)图示区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下列不属于本区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 )
【小题4】(小题4)“新一马一泰”是图示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因到这些国家旅游没有语言障碍,受到中国游客的热捧,原因是( )

【小题1】(小题1)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 B.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A.印度 | B.泰国 | C.缅甸 | D.越南 |
A.东南亚各国通用汉语 |
B.留学东南亚的中国学生多 |
C.华人、华侨多 |
D.东南亚国家的居民爱好中国文化 |
3.
读“日本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源远流长 |
B.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
C.最高山是富士山 |
D.樱花是日本的代表,秋季开放 |
A.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
B.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
C.接近太平洋的大渔场 |
D.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
4.
(题文)读印度地区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1)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小题2)频繁的水旱灾害对印度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下列建议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小题1】(小题1)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南季风不稳定 | B.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C.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不稳定 | D.东北季风不稳定 |
A.完善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 |
B.调整农业结构,不再种植水稻与小麦,寻找新的农作物 |
C.农业集中化,只在少数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发展农业 |
D.放弃农业,大力发展工业 |
5.
2018年与202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约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垦植指数(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都不高,共同原因是( )

【小题1】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
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
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
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
C.工业发达,占用耕地多 | D.自然条件差,适垦土地少 |
6.
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拉比告诉小华很多非洲的事情,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拉比对小华说,他的家乡种植大面积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见,他们靠出售可可挣钱换取粮食。据此推断拉比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小题2】试想,拉比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
【小题1】拉比对小华说,他的家乡种植大面积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见,他们靠出售可可挣钱换取粮食。据此推断拉比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
A.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 B.加工出口型经济 |
C.单一商品经济 | D.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
A.申请国际援助 |
B.提高可可价格 |
C.扩大耕地面积 |
D.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济 |
7.
读某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城市A所在的半球是( )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介绍,可信的是( )

【小题1】图中城市A所在的半球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 B.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北半球,西半球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 B.七月昼长夜短 |
C.终年高温少雨 | D.地下水资源丰富 |
8.
地形剖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读某国沿36°N所绘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
【小题2】下列关于该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3】据图判断,太平洋沿岸地势高的原因是( )
【小题4】该国西部成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
A.俄罗斯 | B.澳大利亚 | C.美国 | D.巴西 |
A.以温带气候为主,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 |
B.平原广,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
C.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
D.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山区,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
A.属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 B.降水多,流水冲刷作用强 |
C.风力搬运作用强 | D.沿海地带深受海浪侵蚀 |
A.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 B.靠近海洋,水热资源充足 |
C.人口稠密,靠近消费市场 | D.地形崎岖,降水较少 |
9.
读北极和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序号①代表我国科考站黄河站,该站建站时间选在7月份的原因是( )
【小题2】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小题1】图中序号①代表我国科考站黄河站,该站建站时间选在7月份的原因是( )
A.北极冰层厚度增加 |
B.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 |
C.北极太阳辐射强烈 |
D.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是北极“暖季”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D.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 |
2.解答题- (共5题)
10.
人们阅读世界地图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北极为中心,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距高,竟然加此之近!面对机遥,中国与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将头建“冰上丝绸之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冰上丝绸之路”航线是从我国大连出发,经日本海向 (方向)进入 洋,穿过 海峡进入北冰洋,最终到达 洲西部的鹿特丹。
(2)“冰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都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读图可知,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较,请列举两点“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优势 、 。列举一条“冰上丝绸之路”的不利自然条件 。
(3)俄罗斯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4)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其流向大致自北向南,注入 ,是欧洲第一长河。
(5)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

(1)“冰上丝绸之路”航线是从我国大连出发,经日本海向 (方向)进入 洋,穿过 海峡进入北冰洋,最终到达 洲西部的鹿特丹。
(2)“冰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都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读图可知,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较,请列举两点“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优势 、 。列举一条“冰上丝绸之路”的不利自然条件 。
(3)俄罗斯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欧、亚两洲 |
B.地跨南、北半球 |
C.跨越纬度最广 |
D.植被种类最多 |
(5)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
11.
一般来说,各地区经济发展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城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杆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定位:写出我们所学过的区域(国家)名称。甲: 乙 丙
(2)依图描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
(3)甲地区南部和乙地区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区,请任意选其一解释原因。
(4)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的内容。

(1)区域定位:写出我们所学过的区域(国家)名称。甲: 乙 丙
(2)依图描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
(3)甲地区南部和乙地区南部都是地震多发区,请任意选其一解释原因。
(4)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的内容。
12.
成非是中央电视台派往非洲的摄制组成员,他在与家人的电邮中提到了到过的四个地方(数字①﹣④),根据地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这里商船云集,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指 (填数字序号及名称);两个大洲指的是非洲和 洲。
(2)图中照片拍摄的地点在 (填数字序号),赤道地区的非洲东部与西部降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3)湿季时,成群的狮子、斑马和长颈鹿在这里生活,远处的几颗猴面包树显得格外高大;干季,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段话描写的地点是 (填数字序号),由此推断该处属于 气候类型。
(4)成非在电邮中称非洲为“资源大陆”,根据图中信息说明理由。

(1)“这里商船云集,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是指 (填数字序号及名称);两个大洲指的是非洲和 洲。
(2)图中照片拍摄的地点在 (填数字序号),赤道地区的非洲东部与西部降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3)湿季时,成群的狮子、斑马和长颈鹿在这里生活,远处的几颗猴面包树显得格外高大;干季,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段话描写的地点是 (填数字序号),由此推断该处属于 气候类型。
(4)成非在电邮中称非洲为“资源大陆”,根据图中信息说明理由。
13.
读甲、丙两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两国地势起伏变化的共同之处是 。
(2)甲国的三个牧羊带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是 带,它与丙国的乳畜带都分布在 密集的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3)据甲丙两图农业带的分布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农业都具有 的特点。
(4)丙国东北部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 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甲国是 洲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6)试说明甲国动植物古老性的原因

(1)据图分析两国地势起伏变化的共同之处是 。
(2)甲国的三个牧羊带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是 带,它与丙国的乳畜带都分布在 密集的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3)据甲丙两图农业带的分布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农业都具有 的特点。
(4)丙国东北部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 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5)甲国是 洲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6)试说明甲国动植物古老性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