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
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 |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
2.
有学者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先秦),后又发现刘向(汉)的《烈女传》有记载,“杞梁之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唐代《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这表明
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民间故事,但必须详加考辨 |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史学研究必须通过考古获取第一手资料 |
D.历史年代越近,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越客观 |
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 B.明、清 | C.隋、唐 | D.宋、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