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8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
----——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这份宣言《人权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且始终如此。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最后一个条款表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失去对革命方向的控制:“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这份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用一个法国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它相当于旧制度的死亡书。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对北美独立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份宣言体现的革命的基本要旨有哪些?旧制度是指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一、二,美、法革命在指导思想方面有什么共同点?(3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三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的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局限?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

2.单选题(共23题)

3.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由此判断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4.
2011年3月23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后,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纷纷对奥巴马的举动表示强烈质疑,称其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就把美国卷入军事行动,已涉嫌违宪。材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中所规定的(    )
A. 联邦制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D.共和原则
5.
杰斐逊和杰克逊两位总统为美国早期民主改革贡献很大,他们当时的着眼点是(  )
A.成年白人男子的民主权利B.建立分权制衡的政府
C.黑人奴隶的人身自由问题D.黑人种族歧视的消除
6.
1875年,国民议会仅以一票之多通过了总统选举方式的宪法条文:“共和国总统应由参众两院选出。”这说明
①君主派势力较为强大
②议会中各派分歧较大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共和制
④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
有学者说:“世人在被问及法国大革命的最好象征时,往往会把《人权宣言》放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它  ( )
A.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
C.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天赋人权”
D.克服了《独立宣言》的时代局限性
8.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此规定的实质意义在于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实现
B.承认了私有财产的不平等
C.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D.标志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9.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明确指出:“它(法国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从根本上说明“它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是
A.社会等级对立严重,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B.启蒙思想的传播,促使法国人民反抗意识加强
C.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英美革命的鼓舞,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0.
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一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在宗教领域实现了人人平等
11.
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2.
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D.向德、俄学习
13.
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A.主张民主共和
B.学习西方
C.主张君主立宪
D.救亡图存
14.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写道: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
15.
严复说:“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材料表明(    )
A.严复主张让人民各自获利B.主张让人们自治
C.崇尚自由,主张自由为体D.主张兴民权
16.
严复在其著作《法意》中说:“庶建(democracy,又译作‘民主’)乃真民主,以通国全体之民,操其无上主权者也。”这反映了严复实际上主张   (    )
A.君民共主B.天赋人权
C.主权在民D.依法治国
17.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此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④使所有雅典人都能够参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将四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下列最能说明“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变法时的史实是(   )
A.“燔诗书”,明法令B.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D.废井田,开阡陌
19.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材料评论的是梭伦改革措施中的
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0.
李鸿章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之事,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深愧焉。”使李鸿章感到惭愧的“废制之事”是指    (   )
A.改革军事B.改官制,裁冗员
C.设议院D.设立铁路矿务局
21.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铄、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B.顽固派势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D.民族危机曰益加深
22.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陛下)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一事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
A.使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
B.宣传了民权平等思想
C.直接促使变法的开展
D.扩大了康有为的社会影响
23.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尽管康有为为中国社会选择了变法维新之路,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选择康有为。康有为……没有与之相应的物质力量。”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变法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
B.维新派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C.康有为缺乏变法的必要资金
D.变法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
24.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5.
电视剧《东方》中***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最主要体现在    (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选择题(共12题)

26.定义:一个数集的和就是这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设S是由一些不大于15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假设S中的任意两个没有相同元素的子集有不同的和,则具有这种性质的集合S的和的最大值为(   )
27.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blank#}1{#/blank#}.
28.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blank#}1{#/blank#}.
29.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blank#}1{#/blank#}.
30.对于给定的非空数集,其最大元素最小元素的和称为该集合的“特征值”,A1,A2,A3,A4,A5都含有20个元素,且A1∪A2∪A3∪A4∪A5={x∈N*|x≤100},则这A1,A2,A3,A4,A5的“特征值”之和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31.设集合M={A0,A1,A2,A3,A4,A5},在M上定义运算“⊗”为:Ai⊗Aj=Ak,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i,j=0,1,2,3,4,5.则满足关系式(a⊗a)⊗A2=A0的a(a∈M)的个数为(   )
32.已知集合A={x|ax2﹣3x+2=0,a∈R},若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为{#blank#}1{#/blank#}.
33.已知集合A={x|ax2﹣3x+2=0,a∈R},若集合A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为{#blank#}1{#/blank#}.
34.由5个元素的构成的集合M={4,3,﹣1,0,1},记M的所有非空子集为M1,M2,…,Mn,每一个Mi(i=1,2,…,31)中所有元素的积为mi(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时,规定其积等于该元素本身),则m1+m2+…+m33={#blank#}1{#/blank#}.
35.集合A={a,b,(a,b)}含有{#blank#}1{#/blank#} 个元素.
36.集合A={a,b,(a,b)}含有{#blank#}1{#/blank#} 个元素.
37.已知集合M={x∈N|8﹣x∈N},则M中元素的个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