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7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8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政府在北京社会教济体系建设中注重对绅商等社会力量的吸纳和鼓励…“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表现在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方方面面,如平粜中采用招商购运粮食、招商磨面、招商出售米面等;鼓励绅商开设粥厂,定量拨助绅商办粥厂的米面;鼓励和资助绅商办善堂……晚清北京在社会救济中减少了粥厂数量,使年力精壮者到教养局,教养工厂,工艺局所学习工艺,获得就业机会,掌握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集渠道的依赖,主要是绅商捐助和举办赈捐……1883年清政府设立顺天府备荒经费,1894年起改由户部专催,户部专存。1907年又令户部将备荒经费存入银行生息。晚清时期政府在社会救济实践上和制度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这对社会稳定的作用确是有限的,也改变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摘编自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
材料二
时至今日,在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穆斯林等外来移民群体开始占据相对多数乃至绝对多数,某些城市、甚至英国全国人口构成也正在出现类似发展趋势,以至于近年有“伦敦斯坦”之称,进一步放大了这类政治力量的能量……首先,杜会保陣和福利制度大大减少了外来移民在英国生存的困难,从而直接激励了这类移民的增长,特别是澈励了惰性较强而自我奋斗精神较差的移民来分享福利蛋糕……但是,如果他们可以指望相当丰厚的福利救济,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就将大大衰减。特别是如果有许多福利救济项目是与外来移民身份挂钩,那么,他们更将具有强大的动力拒绝融入东道国社会,以保持其“外来移民”身份和与此桂钩的福利救济。在有福利救济可以指望且政府奉行“淘气孩子多吃糖”策略的情况下,外来移民中必然会有某些个人和势力选择挑头闹事争取更多福利,以此为自己争取外来移民群体“领袖”地位。而所有这一切,又必然在英国内部制造和激化社会矛盾。
摘编自梅斬育《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社会救济对社会稳定作用有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实施福利国家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 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

——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5月,美英苏中四国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国会晤,具体商讨筹建事宜。中国代表团指出:维持和平与安全必须根据正义与国际公法之原则。这一原则后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开幕,美苏两国在会议主席的设置上产生了分歧,中国代表团坚持在两国间居中调停的立场。中国代表“善于幹旋调解”,得到各国代表的好评。针对联合国宪章草案,中国代表团提出出,国际间如有危害和平事件发生,安全理事会应有权采取临时办法。中国国代表团还建议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应考虑地城平等分配的原则给欧美以外的小国、弱国更多更公平的机会。这些提案最终荻得大会通过被列入联合国宪章。

——摘编自金光耀《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

(1)根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贡献。
(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得以建立的历史条件
4.

材料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汉族人,氏族政权前秦的著名重臣。王猛出身贫寒,愤动乱之世而隐于华山,“博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前秦氏族贵胄苻坚好读经史典籍,恳请王猛出山,两人谈及兴废大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官至丞相。时前秦行胡汉分治,氏汉之间、氏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王猛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勾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在王猛的赞导下,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考核任用孝悌、廉直、文学之士,“宗室外成,无才能者皆弃不用”。由是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376年,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前一年,王猛病逝,苻坚极其哀痛道:“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摘编自贾俊菊《乱中求治——试论前秦治国贤相王猛》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出仕前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猛的治国之策。

2.单选题(共6题)

5.
柏拉图曾说:“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
B.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
C.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
D.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
6.
(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7.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8.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不再无条件地向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而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这一“修正”体现了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9.
1973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价值43亿美元。在当时被称为“四三方案”。这一方案
A.属于“文化大革命”促进经济的体现
B.说明领导人有了对外开放的初步设想
C.是各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的结果
D.说明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
10.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
A.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
B.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
C.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D.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