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2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简答题(共1题)

1.
读图回答:(17分)
   
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图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5分)
(3)你如何看待图三的措施?(4分)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的减少出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村哈梅尔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三: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
——马克思
材料四: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说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2分)
(2)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里改革对埃及经济军事方面的影响。(8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9分
(梭伦的诗歌)
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15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改革的最重大的成果。(5分)
(2)变法涉及“法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4.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三次变革。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帝下诏:“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令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图一舌战群臣  图二皇太后的哭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重要内容?(1分)
(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有哪些?其作用分别如何?(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的作用从总体上概括回答)(9分)
(3)材料二的两张图片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孝文帝改革中也曾遇到类似情形,其哪一改革措施突出反映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聪明才智?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启示?(4分)

3.单选题(共19题)

5.
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6.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7.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8.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9.
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1.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A.减轻农民的负担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北魏的统治
12.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①易服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
④通婚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宗教改革后主张勤劳致富来荣耀上帝,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茁壮成长的是
A.路德派B.加尔文派C.英国国教D.东正教
14.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15.
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中,既限制高利货盘剥,又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
16.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17.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18.
系列电视剧《马大姐》的歌词中唱到“有一个大杂院,住着街坊和四邻”,其中“四邻”应产生于
A.宗主都护制B.保甲制C.什伍制D.三长制
19.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在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上述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更戌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0.
“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兵不在多在勇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
21.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2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3.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4.选择题(共7题)

24.

已知双曲线 x2a2-y2b2=1(a0,b0) 与圆 x2+y2=c2(c=a2+b2) 交于A、B、C、D四点,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25.计算:
26.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mathml#}(a+2)2{#/mathml#} + {#mathml#}(b2)2{#/mathml#} .

27.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mathml#}(a+2)2{#/mathml#} + {#mathml#}(b2)2{#/mathml#} .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ODC的OD边上,AB∥DC交OC于点B.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3)、(2,1),点C的横坐标为2m(m>0),则点D的坐标为(   )

29.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0.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