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2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就食他郡,可以舒转漕之急……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犹血脉流通之势也。
——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材料三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
材料四熙宁变法中“择术”与“理财”的结合作为“内圣外王”在现实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儒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转折。
——张琴《论王安石“择术”与“理财”思想的统一:王安石熙宁变法思想轨迹寻问》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积贫”原因是什么?(2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的理财主张。(2分)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怎样的指导思想?(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均输法”和“市易法”的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1分)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王安石的“理财”观点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2分)
2.
材料一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四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太后下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4分)
(4)材料四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
3.
材料一: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乱则声讨,治则抚绥.
——摘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
一一摘自《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序》
材料三: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四: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五: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圣祖(康熙帝)的治国理念。(6分)
(2)据材料三、四,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8分)
(3)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4.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克伦威尔和华盛顿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有力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克•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四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的部下希望他担任“国王”。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1)结合史实回答材料一、材料二是怎样分别评价克伦威尔的?(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瀛环志略》推崇华盛顿的哪些主要成就?(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中所说的“阴谋”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2分)

2.单选题(共15题)

5.
***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6.
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牛顿的力学体系B.微积分的发明
C.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D.开普勒发现了三大定律
7.
下图所表示的科学含义是
A.时空永恒
B.时空变换
C.光电效应
D.自由落体
8.
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B.卡尔文教派C.英国国教D.英国清教徒
9.
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
A.单一改革B.战争统一C.社会革命D.民族独立
10.
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①公民大会  ②执政官  ③公民法庭  ④四百人议事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
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父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2.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13.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14.
对于列宁的逝世,孙中山有过这样的评价:“你建立了一个新国家。你向我们指出了共同斗争的道路,你将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永远活在被压迫民族的心里。”从中国面临的现实出发,孙中山充分肯定列宁
A.取得反帝斗争胜利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B.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D.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15.
(题文)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他认为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他认为护国者应具备
A.正义之德B.智慧之德C.勇敢之德D.节制之德
16.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
17.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阐述的理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B.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
18.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19.
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让后人缅怀和追思这位伟人,是因为他
①领导民族独立②实现国家复兴③实行政教分离④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选择题(共12题)

20.

如图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21.

在大田作物的栽培过程中,适当地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会减产,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22.

我们再食用橘子时,首先拨开橘皮,然后撕去橘瓣上的“筋络”,最后可以品尝酸甜可口的橘肉.橘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23.

要将产量较低、果实品质欠佳的苹果、梨、桃等果树尽快培育成优质品种,最合理的措施应是进行(    )

24.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在于(    )

25.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在于(    )

26.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27.

“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予人类深刻的启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28.

在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29.

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的影响”实验中,单一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判断对错)

30.

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的影响”实验中,单一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判断对错)

31.

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