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2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张澜的一次讲话
(5)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请回答:
(1)结合日本历史,说明福泽谕吉提出“汲取欧洲文明”主张的原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
(2)材料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2题)

3.
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说道:“我们把财富当做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做可以自己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的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保证雅典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B.培养雅典公民不以贫穷为耻的美德
C.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加政治事务D.要求高等级公民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的本质
B.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C.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5.
“直到19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C.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D.三权分立制度确立
6.
英国的某项改革法案规定:降低选举资格……同时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 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 名。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等的代表名额。这反映出英国
A.代议制民主政治开始确立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C.无产阶级获得参加政权的机会D.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变动
7.
史学研究有其特有的方法。法国历史学家托尔维克曾说:“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作者认为要理解法国革命有很大难度
B.作者的思想体现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思想
C.作者认为法国历史和社会对理解法国革命价值不大
D.作者认为要理解法国革命,有必要对法国以外情况做研究
8.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中记载:“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B.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D.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10.
南怀瑾说:“历史的记载,不外人与事。从人的方面来说,大概又分两个方向来立论,拿旧的观念说:一个是经,一个是权。经是大原则,不能变动;权又叫权变,就是运用的方法。”就中国近代而言,下列属于“经”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D.民主革命
11.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下列有关这一构想的说法有误的是
A.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B.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C.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D.首先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而提出的
12.
1954年***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取得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3.
下面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   )
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上午11点40分,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4点50分,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了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促成印度支那实现了和平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