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7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技师。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向西方学习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谓的“非凡的改革方案”有何局限性?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4.
(09福建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9分)

2.单选题(共17题)

5.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6.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
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7.
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8.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
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热情地宣传和捍卫日心说,触犯了教皇,被判处终身监禁。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当年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对文中宗教裁判所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宗教裁判所主要是反对科学创新的一个机构
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的思想而设立的
C.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地道的非法组织
D.宗教裁判所反对日心说,因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10.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三民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1.
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12.
百日维新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
A.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B.创办《中外纪闻》等一批宣传变法的进步刊物
C.开创新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13.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以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是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
②目的在于限制大商人操纵市场
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
在《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书中说:“他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上述对阿里改革的评价中“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是指: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思想观念
D.宗教信仰
15.
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税法:
A.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B.只征收实物
C.按田亩多少征税
D.必须把实物变卖成银两交纳
16.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土”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工作。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17.
之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18.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19.
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出“避开与任何外国永久结盟是我们的一项颠扑不破的政策”,这成为美国长时期内遵循的哪一项外交政策:
A.孤立主义
B.大棒政策
C.金元外交
D.门户开放
20.
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2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3.选择题(共4题)

22.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___________是职业道德得更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更高境界 (   )

23.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___________是职业道德得更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更高境界 (   )

24.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___________是职业道德得更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更高境界 (   )

25.碳-14可用于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其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其质子数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