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442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王权的变化
雨果·卡佩王朝时期:“他是被选立的国王,其权力只限于从桑利斯到奥尔良的王家领地范围内。……13世纪前,卡佩王朝的每位国王都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继承人在自己生前当选为国王。”
腓力四世时期(1285-1314)“给了市民阶级一定的权力,如召开三级会议。……最初是封建君主为了对抗教权,加强王权而设立的,……但三级会议对制约君主的权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新增税收等决定要经过三级会议的批准。”
法兰西斯一世时期:“国王有了绝对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最高司法权力完全隶属于中央,……并只有王室法庭才能做出最终裁决。”
路易十六时期:“国王为最高统治者,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的议会,国王不得解散议会;司法权委托给选举产生的司法官员行使。”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问题
(1)依据上述材料,在方框中依次填出四位国王统治时期相对应的政治制度。

(2)简要归纳法兰西王国国王权力变化的趋势。
(3)结合材料,叙述法兰西王国国王权力的变化历程。
2.
战后的世界
战后世界,风云变幻。合作共处下暗流涌动,百舸争流中联动整合。某同学从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视角梳理了这段历史,并对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如下表)
 
战后世界的演变
 
国际政治格局变化
初建与特征①
重组与变化大国关系的重组与两极格局结构性变化;第三世界的兴起
解体与趋势②
 
国际经济关系变化
美国雄霸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与贸易体系。
霸主地位动摇③
现状与未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的加强科技推动经济转型世界发展的不平衡……
 
问题
(1)完成空格中的相关内容。
(2)归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概括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3.
福泽论中国
1884年,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在《必须摒斥清国风》中写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满脑子儒家思想,对西洋文明不感兴趣,他们即使看到了西洋的船舶器械等科技产品,也不为所动,觉得那只是夷狄的奇技淫巧,没什么大不了。……西洋文明的流入并没有对中国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日本则与此相反。……西洋文明可说是通过知识分子流入日本,……吸收的都是西洋文明中最深层的部分,因此西洋文明通过他们流入后,便在日本产生思想上的根本变化。中国引进了西洋文明的肤浅外观,日本则引进了西洋文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化脚步如此迟缓,而日本的文明化脚步却那么快捷的原因。”
问题
(1)福泽渝吉发表上述言论的时代,日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福泽渝吉说“中国引进了西方文明的肤浅外观”,其依据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福泽渝吉的观点。

2.论述题(共1题)

4.
转型的十年
“1912年到1922年,是帝国主义国际体系走向崩溃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在政治、外交、社会、思想等领域发生巨大转型的十年。”

——马建标《冲破旧秩序》

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单选题(共22题)

5.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6.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其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 行政权 B. 司法权
C. 立法权 D. 外交权
7.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那些后发国家,如德国、俄国和日本等依旧残存着明显的专制化色彩。对此,相对合理的解释是
A.缺乏普遍充分的思想启蒙运动B.选择了自上而下的进化道路
C.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使然D.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先发国家
8.
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领事裁判权
②公使驻京权
③协定关税权
④开矿设厂权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9.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何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
A.何建国
B.向小康
C.周跃进
D.李文革
10.
观察以如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的周恩来正在参加五四运动
B.②中的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
C.③中的周恩来参加了中共七大
D.④中的周恩来参加了万隆会议
11.
如图所示的国际组织中,有拉美成员国的是
A.
B.
C.
D.
12.
公元前后,在如图中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它们分别为
A.西汉和古罗马帝国
B.唐朝和天竺
C.西汉和古希腊
D.元朝和意大利
13.
在世界近代史上,“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的另一端升起。”这轮“新的太阳”指的是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14.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最具代表性的是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C.工场…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15.
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经历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可以运用哪类发掘作为社会进步分期的历史标准(  )
A.遗址的周边环境B.遗址动植物残留C.发掘的人类遗骸D.人类使用的工具
16.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
A.蒸汽和电力
B.蒸汽和石油
C.石油和电力
D.电力和核能
17.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全球通史》)其中的“地方实力派”当指
A.保守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8.
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应该在
A.千年巨变
B.中国新生
C.伟大转折
D.世纪跨越
19.
18世纪的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喜欢宣扬“民贵君轻”。主要因为
A.以民为本思想是东西方共同的宝贵遗产
B.启蒙运动需要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C.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不了解
D.儒家思想主张士大夫共治反对君主专制
20.
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1.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经过:《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897年(农历丁酉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899年(农历己亥年)
2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形成三国同盟B.签订《凡尔赛和约》
C.签订《大西洋宪章》D.签订《联合国家宣言》
23.
“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此语可以评价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4.
袁世凯的英文秘书、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旅居美国时所撰回忆录如是评价袁世凯:“袁世凯完全属于旧派。和顽固的保守派相比,他似乎相当维新,甚至有些自由主义的思想,但对事物的看法则是旧派人物的那一套。”
A.袁世凯带有旧时代的烙印
B.袁世凯受到新时代的影响
C.袁世凯是一个坚持守旧的顽固派
D.袁世凯带有新旧交替时期的色彩
25.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灿烂古文明的历史见证,它建成于下列时间轴的哪一阶段
A.A
B.B
C.C
D.D
26.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其内在原因是
A.专制体制强大
B.小农思想浓重
C.革命运动频繁
D.传统文化保守

4.选择题(共2题)

27.

一Jill, do you like geography?

一Sure.It's my f{#blank#}1{#/blank#}.

28.

一Jill, do you like geography?

一Sure.It's my f{#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