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3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3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材料三 梭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的欠债为奴的雅典人,你会支持改革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
(3)谈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有人说“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国会,你同意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践,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 … …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四: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中哪几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效果。
(2)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3)材料四体现了王安石怎样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3.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4.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2.单选题(共19题)

5.
从上层建筑领域给贵族政治以沉重打击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有
①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成立公民陪审法庭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8.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9.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0.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1.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以下四项不属于这些新教教派共同点的是
A.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领袖的传统
B.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C.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D.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12.
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得救
13.
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14.
下列王安石变法内容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有()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⑤市易法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5.
公元前6世纪初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民主的道路,以下四项,不属于其积极影响的是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最终解决,稳定了社会
C.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楷模作用
16.
“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
面对宗教改革,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有( )
①停止出售赎罪券
②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
③改组宗教裁判所,扩大惩治范围
④宣布新教是异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后果与影响的是
A.秦国的边陲己有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吏
B.秦国的儒士盈庭
C.秦国己出现阶层的流动
D.秦国的农民勤于耕种,战士勇猛作战
19.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20.
人云“及神州陆沉,中原故族十去其七,胡汉之民日日相攻,无月不战,逮孝文帝之时,兼济万民,重拾农桑,人心归化,终一统中原”。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因素有()
①适应了中原原有的农业生产    ②得到所有鲜卑贵族的支持
③中原封建文化本身的先进性    ④北方胡汉各族民众都支持改革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21.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D.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22.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23.
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贫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指不同阶层的人转换成另一个阶层的人的可能性变大。若以此概念来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大
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少
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
D.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

3.选择题(共13题)

24.

下列人物与其历史贡献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历史贡献

A

牛顿

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

B

拿破仑

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

C

卢梭

三权分立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D

伯利克里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

25.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26.在一定温度下,NH4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2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2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2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3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31.如图,长方形ABCD中,AB=2,点EBC上并且AE=EC , 若将矩形纸片沿AE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上,则AC的长为多少?
3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33.

已知函数 y=(m2+m)xm2-2m+2

34.

已知函数 y=(m2+m)xm2-2m+2

35.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blank#}1{#/blank#}到了第二天,{#blank#}2{#/blank#}吃掉一天的口粮外,{#blank#}3{#/blank#}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6.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