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4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级(shè)    事(zào)    繁(yǎn)    绿如盖(yìn)
B.古(chà)    涡(xuán)   车(zhé)    分道扬(biāo)
C.宝(guī)    地(qiào)   温(xīng)   个中楚(qiào)
D.聚(cuán)   贬(bāo)    精(suí)    玲珑透(tì)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园中蜂蝶纷飞,生意盎然,与大厅上的肃穆气氛异曲同工
B.在最年轻的白桦树上,幼芽正在舒青,生命的活力呼之欲出
C.登天都峰顶群峰山松如剪影,云海霞光五彩缤纷,令人如入仙山琼阁
D.漓江两岸的怪石有的像大象饮水,有的如天马行空,千奇百怪,真是巧夺天工
3.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孕育 吝啬 赞誉 品评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深夜听泉 飞红滴翠 画山锈水 林中小溪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全不相同。
C.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钟声和泉声应答”。
D.究竟从哪年哪代传下来这么多故事?谁也说不清。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各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B.时近中秋、国庆双节,多种进口水果亮相仙城市场,独特的形状、色泽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
C.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会隔绝来自外界的纷扰,为技艺的创新与传承奉献毕生精力与才智。
D.想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将自己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体现了本文以时间顺序为主、以空间转换为辅的行文特点。
B.《林中小溪》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它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冲破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
C.《飞红滴翠记黄山》一文,作者一方面展现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写黄山形成的地质史,目的就是让读者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D.《陈涉世家》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先生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9月21日晚8时,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在扬州开幕。开幕式10秒倒计时中,光影科技带领观众穿越2500多年的扬州城,感受古城的无限mèi力。
当晚,300把古琴同时演奏广陵琴派的《梅花三弄》。在悠扬的古琴声中,19只仙鹤piān然而至,带动了“运河之水”从天而降,拉开本次文艺表演的wéi幕。江苏“速度”、扬州美景被一一搬上舞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让整场演出美lún美奂。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的特点。
(2)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陈胜凡六月(________)
(2)其故人与佣耕者(________)
(3)而飞(________)
(4)便扶向路,处处之(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辍耕垄上 渔人甚异
B.说陈王曰 今闻无罪
C.言陈王情 广数言欲亡
D.陈王闻之,召见   不知有汉
【小题3】翻译句子。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小题4】甲文中的陈涉是个怎样的人?乙文中的陈涉又是个怎样的人?由乙文内容你能分析出陈涉最终失败的根源吗?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爬华山
王克楠
①车过了临潼就开始加速,急迫地想靠近华山。远看华山高耸入云,半山腰有白云一般的东西,导游告诉我,那不是云,是白色的巨石。
②次日清晨,攀爬华山,陡立而巨大的白石到处可见。有的山峰像是用几块山石垒成,有的整座山就是一块完整的山石,令人惊叹。听当地文化人介绍说,老子当年驾青牛犁山开道是来过华山的,道家高士陈抟也在这里修行过,甚至孤独的唐朝公主也来这里虔诚地修行“成仙”。想象是个好东西,能使人忘记忧愁和苦难。仙人,仙境,这些美好的词语在别的地方不好用,到了华山,一切都生动极了。
③因为我的腿关节炎犯了,不得已舍弃了从五龙桥徒步登山的快乐,直接坐索道抵达北峰,觉得“华山论剑”神话色彩太浓,不值得驻足,便径直沿阶而下,抵达猢狲愁拐弯处的那段路口。坐在台阶上,看金色的阳光在细仄的山路上婆娑。山石渐渐包容了我,阳光扑簌簌地投在我全身,驱逐了经年储存在身体里的疲劳,感觉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亮的。
④阳光很宽,山路很窄,宽和窄碰到了一起,就发生了有意思的事:阳光想把山路挤压得更加细仄,而山路则想把得无所不达的阳光挤到山谷里,最好摔得重一些,无力再爬到山坡上。我在一级稍微宽些的石阶上打坐,看到对面的山壁上,镌刻“山河永寿”四个大字,很喜欢,真的想把它卸下来作门匾,装到自家的门楼上。
⑤再看正在爬山的人,一个个撅着屁股,手脚并用,像猿猴一般;即使有稍微从容一些的,也要狠狠地扯着山道边的铁锁链。他们一律气喘吁吁,不管个子高矮,不论贫富贵贱,胸部一律强烈地起伏,每起伏一次,都要发出同样的“吁——”的声音,自然而亲切,有粗壮和纤细之分,没有威严和猥琐之别。华山有道。道,讲究道法自然。在这里,人的自然与山的自然被热汗和阳光搅和到了一起。几乎所有登山的人都不是一口气爬上山顶的,爬一阵,停一阵;停一阵,爬一阵。爬爬停停,停停爬爬,累极了,就顺势坐到石阶上,像是一摊稀泥。华山自古一条路,他们在起步爬山的时候谈笑风生,也许认为是件趣事,但是千尺幢和百尺峡消磨了他们的锐气,老君犁沟收拢了他们的胆气,四千多个台阶吃掉了他们的风趣。他们就成了真正的登山者,沉默着,力气全用在了腿上。
⑥这些爬山者在山路转弯处看到我,大都停下来问我一句:“师傅,快到山顶了吧?”我立即给他们加油说:“马上到了,爬上这十几级石阶,路就平坦了。”再平常不过的话,效果竟然很神奇,攀登者旋即精神一振,把信任的微笑送给我,经过疲劳的洗礼,此时的笑容在阳光下真诚而透明。虽然没有去爬其余四峰,但我周身披满了这样的微笑,这微笑也感染着周围的山石,它们似乎没那么陡险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平坦处自然不会留住这些攀登者的脚步,闯过“仙人砭”,登上“天梯”,跨越“苍龙岭”,华山南峰正对他们翘首以待。当太阳西斜时,“长空栈道”上会有他们不懈的身影,“鹞子翻身”处会留下他们攀登的脚印。
⑦回到邯郸,许多文友问我:“华山一定很高很险吧?”我说:“笑可以降低高度,削掉险峻,再高再险也敌不过攀登者的纯真之笑。”其实,我算不得华山真正的攀登者,然而却披着满身的微笑,盛了满眼的自然凯旋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坐在台阶上,看金色的阳光在细仄的山路上婆娑
(2)山石渐渐包容了我,阳光扑簌簌地投在我全身。
【小题2】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在语言上的表达效果。
【小题3】第⑤段中“人的自然与山的自然被热汗和阳光搅和到了一起”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小题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文眼是“爬”,有人认为是“笑”,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厉害了,我的国
徐文秀
①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一组《还看今朝》全景式画面展示,让锦绣河山闪耀荧屏。“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让人流连忘返,引来无数点赞。由此不禁想到国运这个话题。
②国之运在民之心。今年3月,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益普索集团发布了对25个国家1.8万人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对未来最乐观,91%的人认为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今天的中国,人们为改革发展而欢呼,为反腐成绩而叫好,为科技进步而击掌。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爱这个国家,愿为这个国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就是人心,就是民心,就是国运兴盛的折射
③国之运在国之兴。这5年,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宏大工程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不久,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的青年,评出他们心目中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中国“新四大发明”。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感慨:“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确实是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故事之一。”有人说,中国创下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两个奇迹。何尝不是呢?一句响当当的“祖国带你回家”,让多少身居海外的中国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到强起来的壮丽跨越,国运就在祖国的颜值里。
④国之运在风之正。这5年,一场没有硝烟的反腐斗争打响,一大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这场以“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为特征的反腐败斗争,既是对政治生态的修复和重建,又是对人心的涤荡和重拾。邓小平同志当年曾说:“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如今,历经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洗礼,全党全社会风清气爽。调查显示,92.9%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不信东风唤不回”,党心民心军心的更加凝聚让国运乘风而行。
⑤国之运在势之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运与世界大格局、历史大变局联系在一起。基辛格说:“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布热津斯基感叹:“全球力量的中心从大西洋两岸转移到了远东”。环顾今日之世界,守成国家在徘徊,新兴国家在奋起,也还有一些国家在战火中煎熬。而中国正如方志敏烈士当年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所憧憬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正以更为成熟、稳健的步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国运昌盛的节奏,是国运彰显的昭示。
⑥党的十九大召开,这是决定中国国运的大事。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要爆发出来。拿破仑曾预言:“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如今,这头狮子不但醒来了,而且站起来、强起来了。我们为国运昌盛击掌叫好。
【小题1】请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小题2】请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47650人。其中,原县处级干部2882人、原厅局级干部446人。依法对21名原省部级干部立案侦查,对令计划、苏荣、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
材料二:《人民的名义》带热了反腐剧,的确会让更多商业资本对这一领域额感兴趣。但反腐剧创作是有门槛的,既要观照现实,又要站在足够的高度来体现,这就决定了好剧本不会太多,能拍出特色引起关注的就更少。况且,我们经常说“一部剧一个命”,《人民的名义》火了,不代表另外一部相同题材的作品也能火。接下来的反腐剧创作还是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内容上反映现实,在艺术上有所突破。
【小题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6.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

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

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

请以“走向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请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请认真书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