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0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主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世纪的西欧,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培养传播基督教和管理国家的人才,教会学校的主要课程为“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以达到读写《圣经》、领会神学信条的目的。11、12世纪,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在这类单一学科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上,大学兴起。1167年,牛津大学创办。学校分为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学生通过公开答辩,可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不同级别的学位。13世纪初,牛津大学获得英国皇家颁布的办学许可证,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和学生组织联合,选举大学校长为主持人管理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早期学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更多的学院,教学独立自主,学科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学院制办学形式。牛津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新川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2、13世纪牛津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2、13世纪牛津大学教学改革的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单选题(共9题)

4.
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5.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文的意识不断完善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6.
“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观察、实验、测量以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推理,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认识。”材料意在说明
A.17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B.自然科学发展对启蒙运动有借鉴意义
C.启蒙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7.
一位西方思想家否认神的属性是不朽的,在他看来,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这一认识反映了这位西方思想家
A.觉醒自我价值
B.强调绝对权威
C.批判宗教迷信
D.尊崇理性主义
8.
培根说:“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和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据此,关于上述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
B.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
C.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
D.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拓张
9.
下图为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创作的《南枝春早图》。画作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写枝干,一枝粗枝由画面下部右端斜出向上,枝上梅花繁密,含笑怒放,把早春的盎然春意尽情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清雅自得之感。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10.
1930年,美国著名剧作家怀尔德在纽约观看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京剧后,深受影响,后来他在创作《我们的小镇》时采用了京剧艺术的手法。这表明京剧艺术
A.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B.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
C.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
D.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11.
(美)约翰·R·麦克尼尔《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火车和轮船的出现
12.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4.选择题(共1题)

13.

质量为4.0 kg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斜向上、大小为20 N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沿水平地面运动。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为{#blank#}1{#/blank#}N、方向{#blank#}2{#/blank#};它在5.0 s时间内的位移为{#blank#}3{#/blank#}m。(取g = 10 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