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43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8

1.选择题(共4题)

1.
下面字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襁qiáng 褓  旁骛    平仄zè 豁然贯通
B.拮据jù 潮讯    主簿bù 诺诺连声
C.勾gōu当 惘然    怔怔zhèng    起承转和
D.撩逗liáo 统筹   星宿xiù 恃才放旷
2.
找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张晓翼同学在教室里摔倒并磕破了头,这几个淘气鬼都脱不了干系。
B.大雪下了一整天还未放晴,站在窗前,远望群山,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C.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寻章摘句,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D.俗话说得好,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准确领会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才能有所收获。
3.
对下面这副书法作品评价正确的一项 ( )
A.浑厚圆润B.潇洒飘逸C.端庄雄健D.纤细柔美
4.
找出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我国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殿试的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C.宋词主要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前者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和温庭筠,后者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D.《沁园春 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缺少文采的惋惜之情。

2.诗歌鉴赏(共1题)

5.
古诗词鉴赏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 ·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小题1】"红稀香少”一句通过__和__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
【小题2】"水光山色与人亲"一句采用了古诗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下面选项中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小题3】上阙中写到"水光山色与人亲",下阕又说"似也恨、人归早",一"亲"一"恨"矛盾吗?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嵇康传(节选)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尝与向秀共锻①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②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
【注释】①锻:打铁 ②造:拜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康早孤(_______) ⑵而锻不辍(_____________)
【小题2】与“康不为之礼”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B.轻寡人与
C.外结好孙权D.天下缟素
【小题3】第二段钟会见嵇康的故事体现了嵇康怎样的性格?
7.
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 ⑵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国险而民富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B.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C.以伤先帝之明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好为《梁父吟》   贤能为之用
【小题4】(1)第一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诸葛亮回忆了若干往事,请写出两件。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留白之美
女儿在一边朗读课文,声音很大,语速过急,时不时地喘不过气来。
我偷笑。因为光听,我都感到很累。
而后告诉她:“慢慢来,朗读需要抑扬顿挫。懂得恰当的停顿,以此来换气。不但不累,还很舒畅。”
她小,不懂得给自己留出喘息的机会,自然读不出作者的情感。
忽而联想到我小时候听戏,特别是秦腔《王宝钏》后面一段,薛平贵十八年归来后,与王宝钏相见,王宝钏的一段唱腔:“老了,老了,实老了,十八年老了王宝钏……”唱速很急,几乎于是念出来的。跟着哼唱,我总是被气憋得脸通红。
爸爸笑我:“你不换气,总憋着,怎么能把戏唱好?那不累才怪! 演员就是留了气口,才气息不乱的。”原来,气眼被堵住了,自然行不通了。所以,要保证畅通,需要留空隙。
留白,是一种需要,至关重要。
闲暇时光喜欢沉醉在文字里,一撇一捺地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感悟,或喜悦或惆怅。A文字里既想坦露心事,又在遮掩心事,坑坑洼洼布局着。待到后来,总会留下一段说未说出的话交给读者,省略号里你随意猜测。这是句段的留白,给人遐想空间。有些文章写得太“完整”,从开始到结尾,作者把读者心里的猜测全盘托出,看似共鸣,实则失去了浮想的空间。看完即完了。
读汪曾祺的小说《陈小手》,主人公是陈小手,小说中还写到其他人物有团长、团长姨太太、李花脸的女儿,请注意这个“李花脸的女儿”,从身份和意义上说,她在小说里是一个和陈小手相对峙的另一个人物,应该有些情节吧!可作家惜墨如金,不到30个字就把她打发了,并且以后不再出现。但一句“是个老姑娘”,包含多少社会内涵和人生感慨呀!这样处理简单真实,让人浮想联翩。总之,留白恰到好处。
文学作品里的留白莫过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让人惆怅了千年。因为留白,动人、深刻。
喜欢国画的人都知道,国画讲究留白。寥寥数笔,几点勾勒,一幅山水花鸟图就这么简洁、自然、质朴地展现在你眼前,你看不出有多少内容,却曲折幽深。有时候,几行竹子,一间小屋,二人对弈,便构成了国画里面的境界。空出来的缝隙占据了大篇幅,却深邃不着边,给人无限遐想。这便是留白之美。
小时候,粘着妈妈,不离半步,那是因为依赖。长大了,不再跟着妈妈,是因为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
留给自己的空间,用来干什么?独处,思考……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万物,讲究留有缝隙;做人处事,讲究留有退路。切不可把生活塞得满满的,那样我们会活得很累,就像唱戏缺气,文章缺韵,画画缺幽深。
爱一个人也同样如此,林徽因让金老想了一辈子,是因为没有在一起。倘若时时刻刻生活在一起,两个人之间没有了间隙,琐碎的俗事夹杂而来,那爱情的标本便也不复存在了吧!所以,爱一个人,就给他足够的空间。他走了还能再回来,那就是你的;他走了没回来,那就不是你的,今日不走,迟早也会走。给爱间隙,才会让爱更加完美。
留白,爱情里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
B好的留白,如瑟瑟冬日的一抹翠绿,给你带来绿意盈盈;如炎炎夏日的一丝凉风,让你身心通透。
人生需要留白,给自己留一份静心思考的空间,哪怕发发呆,至少可以给灵魂追赶脚步赢得时间。
雪小禅说:留白,是给你的那段时间,让你在苍翠的空间里,听着时间之绿水,从空旷的屋檐下,滴答、滴答,落下了——你尽有的苍绿,却绿得这样盎然。
【小题1】文章开头写女儿朗读和“我”儿时唱戏的事情,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题2】文章写了哪几种情形下的“留白”?
【小题3】文章以“留白之美”为题,读完全文,你认为留白美在何处?
【小题4】请按要求对AB两处划线句子做赏析。
A文字里既想坦露心事,又在遮掩心事,坑坑洼洼布局着。(词语运用角度)
B好的留白,如瑟瑟冬日的一抹翠绿,给你带来绿意盈盈;如炎炎夏日的一丝凉风,让你身心通透。(修辞角度)
【小题5】结尾作者用引语对留白进行了富有诗情和禅意的解读,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期冀?
9.
现代文阅读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小题1】选文中的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小题2】加点词“简直”是什么词性?在这里起什么表达效果?

5.名著阅读(共1题)

10.
名著阅读
(1)武松血溅________楼杀死了张都监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_______在浔阳楼倚阑畅饮, 感恨伤怀, 写下了“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2)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 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他有一句关于知识的名言“__________ ” 遐迩传扬。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_______集,共10篇,有六个主要人物:保姆长妈妈,老师寿镜吾,_________,_________等。 (请仿照例子的格式再写两个)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应用文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 有五处毛病,请按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征稿启事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阅读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用300字稿纸抄写,不超过1000字以内;稿件请交到办公楼102室。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2017-11-7
①标点:    ②病句: ③内容:   ④格式一:   ⑤格式二:

7.作文(共1题)

12.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汲取着心灵的营养。这些“鸡汤”有着不同的味道。有的是民族精神,有的是信念,有的是爱,有的是阅读(诗词),有的是某种品质,有的是某个人物……请选取其中一种,以“让_______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