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长泰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37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5/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2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2分)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2分)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运通四方。
——《魏书·成淹传》
材料二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魏书·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执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列传第七中》   
材料四 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
——《廿二史札记·崔浩传》   
材料五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一一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材料一至材料四中的哪些材料? (2分)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4分)
(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请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2分)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2分)
(3)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分)

2.单选题(共21题)

3.
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4.
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
维新思想发展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中西思想结合的是
A.严复B.郑观应C.康有为D.王韬
6.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7.
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对西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D.财政入不敷出
8.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9.
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 )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1.
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12.
预示着分封制下封国采邑制废除的是    (    )
A.设立县制B.废除井田制
C.实行按军功授爵D.推行什伍连坐制
13.
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改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
14.
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15.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16.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人民融合进程的是    (    )
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D.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17.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18.
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
A.民族工业B.官办工业C.纺织工业D.军事工业
19.
下面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 ( )
A.管仲改革B.魏文侯变法
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2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埃及存在着土耳其、英国和马木路克三股外来势力
B.日本倒幕派联合外来势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C.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形势下展开的
D.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21.
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    )
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22.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23.
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3.选择题(共10题)

24.

请在下列各类航天器后面选上正确答案。

例:东方红1号——卫星

①神舟5号——{#blank#}1{#/blank#}          空间站

②先驱者10号 ——{#blank#}2{#/blank#}     宇宙飞船

③和平号 ——{#blank#}3{#/blank#}            运载火箭

④长征2号 ——{#blank#}4{#/blank#}        太空探测器


25.

上课时,老师提问问题,我应该

        

26.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简要解答。
27.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简要解答。
28.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请你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简要解答。
29.

下列选项不是我们学习上的烦恼的是(     )。

30.北斗七星指向正南是夏季( )
31.北斗七星指向正南是夏季( )
32.地球以外已经找到生命。( )
33.地球以外已经找到生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