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3.
图示国家为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四国著名旅游名胜地的搭配,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临地中海 | B.都属于热带气候 | C.都位于东半球 | D.都用同一种语言 |
A.③—“水城”威尼斯 | B.①—“艺术殿堂”罗浮宫 |
C.②—“地中海沿岸”阳光海滩 | D.④—“阿尔卑斯山”湖光山色 |
4.
读甲、乙两国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甲国的是( )
【小题2】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甲国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 B.科罗拉多大峡谷 |
C.珠穆朗玛峰 | D.大堡礁 |
A.甲国图示地区大量种植热带农作物 | B.甲国图示地区是传统老工业区 |
C.乙国图示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D.乙国图示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
6.
图中甲、乙两地的面积相等,且位于我国不同的两个省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甲、乙两地所在省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实际面积的小 |
B.乙地的比例尺小 |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
D.甲、乙两地都位于东半球、北温带 |
A.甲省区有内流区,乙省区没有内流区 |
B.甲省区人口密度小,乙省区人口密度大 |
C.甲省区以高原为主,乙省区以平原为主 |
D.甲省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乙省区是温带季风气候 |
7.
(2017娄底模拟)下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


A.①山的南侧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牦牛在觅食 |
B.②山的南侧千里戈壁,沙漠广布 |
C.③山的北侧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
D.④山的东侧水田连片,秋季稻谷飘香 |
10.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对新疆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A.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 D.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11.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谋求更大发展,中国应选择(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人地关系 | B.闭关锁国,防止外国学到我们的技术 |
C.只与经济发达的国家进行合作、对话![]() | D.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要进一步拉大 |
12.
读四省区大豆收种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省区中,播种面积与产量都大幅度下降 |
B.2010年黑龙江大豆产量约是内蒙古产量的4倍 |
C.四省区中辽宁的产量与播种面积最低 |
D.四省区中,播种面积与产量基本呈正比趋势 |
13.
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于2016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小题2】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小题1】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A.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
B.雪峰山脉,坡度大 |
C.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
D.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
A.长江三峡 | B.杭州西湖 | C.桂林山水 | D.安徽黄山 |
14.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D. 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 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 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小题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D. 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小题2】图中阴影区域①②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下列关于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 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 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2.解答题- (共5题)
17.
读北美洲地区和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北美洲和欧洲西部北部均临的大洋是 ,两地区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2)与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西部沿海地区呈 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填表比较两地区发展乳畜业的气候条件及乳畜业发达的共同社会经济原因。

(1)北美洲和欧洲西部北部均临的大洋是 ,两地区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2)与欧洲西部相比,北美洲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西部沿海地区呈 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填表比较两地区发展乳畜业的气候条件及乳畜业发达的共同社会经济原因。

18.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和丙图所示国家位于南半球的是 (填国家名称),该国的首都是 。甲图中信息显示该国有“ ”的国家之称。
(2)乙图中①②是甲图和丙图中两国的地形剖面图,两国地势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其中表示丙图中国家剖面图的是 (①/②)。
(3)丙图所示国家农作物大多数集中分布在其适宜生长的地区,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这种区域专业化的好处是 。
(4)丙图所示国家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至少1点)。

(1)甲图和丙图所示国家位于南半球的是 (填国家名称),该国的首都是 。甲图中信息显示该国有“ ”的国家之称。
(2)乙图中①②是甲图和丙图中两国的地形剖面图,两国地势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其中表示丙图中国家剖面图的是 (①/②)。
(3)丙图所示国家农作物大多数集中分布在其适宜生长的地区,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这种区域专业化的好处是 。
(4)丙图所示国家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至少1点)。
19.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图中甲为成渝地区示意图,图乙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丙、丁分别为上海和昆明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位置与分布:
(1)读甲图,该区域城市是沿 分布。
(2)乙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而世界同纬度地区多是沙漠,主要是由于我国( )
联系与差异:
(3)乙地区与甲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其发展经济的有优越条件是 。
(4)读丙、丁图,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昆明/上海)。
环境与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对长江中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位置与分布:
(1)读甲图,该区域城市是沿 分布。
(2)乙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而世界同纬度地区多是沙漠,主要是由于我国( )
A.距离海洋近 | B.光照强 | C.地形地势优越 | D.夏季风影响 |
(3)乙地区与甲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其发展经济的有优越条件是 。
(4)读丙、丁图,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昆明/上海)。
环境与发展: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对长江中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20.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将关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草场、荒漠、戈壁广布,矿产资源丰
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密度小(10人/千米2左右).
材料二 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500人/千米2左右):耕地多,降
水偏少,且集中于夏季,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材料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下图).
(1)图中区域界线C划分的依据是 ______ .
(2)西北地区典型的区域特征是干旱,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原因.
(3)说出图中甲山脉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两条)
(4)图中乙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请描述该盆地的地理位置.
(5)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落后,为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能否由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向西北地区大量迁移人口?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西北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草场、荒漠、戈壁广布,矿产资源丰

材料二 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500人/千米2左右):耕地多,降

材料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下图).

(1)图中区域界线C划分的依据是 ______ .
(2)西北地区典型的区域特征是干旱,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原因.
(3)说出图中甲山脉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两条)
(4)图中乙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请描述该盆地的地理位置.
(5)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落后,为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能否由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向西北地区大量迁移人口?请谈谈你的看法.
21.
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北京市简图”,“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逐月分配图”与雾霾实况图。

材料2: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1)读“北京市简图”,①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该山脉是 。
(2)北京市地处 平原北缘,该市的地势特点是 。
(3)根据“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可以看出北京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时间变化大,针对于这个特点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之一是 。
(4)结合材料2分析,北京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活实际治理的方法与措施有 。
(5)下图能够反映北京文化职能的是 。
材料1:“北京市简图”,“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逐月分配图”与雾霾实况图。

材料2: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1)读“北京市简图”,①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该山脉是 。
(2)北京市地处 平原北缘,该市的地势特点是 。
(3)根据“北京市气温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可以看出北京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时间变化大,针对于这个特点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之一是 。

(5)下图能够反映北京文化职能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