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演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图说明雅典先后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2)伯利克里对民主政治的理解是什么?能够体现伯利克里这一原则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试加以评价。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演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图说明雅典先后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2)伯利克里对民主政治的理解是什么?能够体现伯利克里这一原则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试加以评价。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材料三

材料四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探究)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他的称霸与管仲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3)李悝在变法中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统治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改革对魏国有何影响?
材料一……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材料三

材料四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探究)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他的称霸与管仲是否有关?说明理由。
(3)李悝在变法中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统治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改革对魏国有何影响?
2.单选题- (共26题)
5.
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
7.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 |
9.
“解负令”及其相关法令颁布的结果与影响不包括
A.贵族对土地的兼并未受到制约,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
B.解除了债务奴隶对平民的威胁 |
C.平民与贵族一样成为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公民 |
D.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
10.
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
11.
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
①顺应历史潮流
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
①顺应历史潮流
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12.
“梭伦实行的这场改革,实质上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为日后民主政治发展的先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
B.以财产关系完全代替血缘关系 |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
15.
静置于美国高等法院东侧大门的三人雕像之一就有梭伦。由此可见其历史影响之深远。公元前594年雅典公民推举其为首席执政官的目的是
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
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 |
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 |
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 |
17.
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提出了强的改革要求。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平民的政治权利 |
B.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实行激进僭主独裁社会变革 |
C.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贵族的政治专权 |
D.工商业奴隶主要求维护贵族君主政治 |
3.选择题- (共4题)
3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三代(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相承的,一贯的,周王朝的统治将百世不替地延续下去,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
材料二 孟子所处的时代,各大国的国君都已称王。他虽然主张“法先王”,但不是原封不动地恢复“周礼”,他认为无论哪一国的国王,只要接受他的政治主张,都可以取周王而代之,成为全国的“共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公孙鞅(商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