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一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材料二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2)据材料二,说明“专制制度的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向新制度发展最缓慢的道路”。
材料一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一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材料二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2)据材料二,说明“专制制度的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向新制度发展最缓慢的道路”。
2.
移风易俗是商鞅改革和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魏策三》
材料二 从服装和语言的改革说来,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言……不适宜于作全社会的交际工具。——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蒙文通《古史甄微 ·秦之社会》
材料四 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遵行不替,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之所浸染……六镇鲜卑及胡化汉族既保持胡部特性,而不渐染汉化,则为一善战之民族,自不代言。--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国民风特点和中原看待秦国、北魏旧俗所体现的观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袭秦旧”与“进华夏”并举的措施;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北魏移风易俗的两种不同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时移风易俗的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通过什么措施“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影响。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宋史》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通过什么措施“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影响。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2.单选题- (共27题)
4.
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
5.
“梭伦的改革虽然很受欢迎,但没有解决雅典的问题。”改革后,雅典的现状是
①财产等级制使平民无法广泛参政
②贵族继续拥有世袭土地的特权
③陶片放逐法造成民主的过于泛滥
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①财产等级制使平民无法广泛参政
②贵族继续拥有世袭土地的特权
③陶片放逐法造成民主的过于泛滥
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6.
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7.
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解体”也是中国医学名词的鼻祖。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
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
B.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
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
D.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人 |
8.
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改革的坚强决心 |
B.实行汉化政策 |
C.入主中原的愿望 |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 |
9.
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时间 | 企业数 | 工人数(人) | 产值(千卢布) |
1860年 | 99 | 600 | 7954 |
1879年 | 187 | 42000 | 51937 |
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 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 D.生产关系的变革 |
10.
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
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 |
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
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 |
11.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12.
有史学家高度评价商鞅“官僚化的革新政策”,认为它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堪称世界政治制度的“一项创举”。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商鞅变法
A.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 |
B.巩固了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 |
C.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
D.改变了秦国国内的阶级结构 |
13.
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是指
A.市易法 |
B.募役法 |
C.保甲法 |
D.均输法 |
14.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主张儒佛合一 |
B.注重经义策论 |
C.抨击科举制度 |
D.抨击当朝统治 |
15.
(题文)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 |
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
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 |
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
16.
下图是反映俄国1861年改革的漫画。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①“文明的火炬”与废除农奴制有关
②改革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③“文明”的传播主要靠沙皇专制的推动
④“文明”进程的方式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①“文明的火炬”与废除农奴制有关
②改革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③“文明”的传播主要靠沙皇专制的推动
④“文明”进程的方式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7.
历史学家田口卯吉曾于1883年发表《时势论》中指出:“□□一旦进入内海,海内之人民开始知道强国横行于海外……皇国不得安,王室不得贵。德川氏威严不得保,士农工商求俸禄安息而不得。”□□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黑船 |
B.鸦片 |
C.兰学 |
D.报纸 |
18.
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20.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
选项 | 变法措施 | 评价 |
A | 梭伦改革:解负令 | 废除所有债务,消除了财产等级差别 |
B |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 限制旧贵族特权,促进官僚制度的发展 |
C | 孝文帝改革:租调制 | 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
D |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 节省政府购买和运输物资的财政开支 |
A.A | B.B | C.C | D.D |
21.
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
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
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2.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
A.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D.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
24.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31.
有这样一道题,当a=2,b=﹣2时,求多项式:
3a3b3﹣ a2b+b2﹣3(a3b3﹣ a2b﹣b2)﹣2b2﹣3的值,马虎做题时把a=2错抄成a=﹣2,王真没抄错题,但他们做出的结果却都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