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明末清初出现了鸟龙茶、红茶和花茶等茶类,形成了我们国家六大茶类的基本格局。饮茶方法,由唐宋的煎煮法、点茶法简约化发展为现代的沸水冲泡法。明清时期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尽管茶人的抱负不可能实现,但总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茶雅志,以茶励节。
——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
(1)据材料概括明清茶文化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原因。
材料 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明末清初出现了鸟龙茶、红茶和花茶等茶类,形成了我们国家六大茶类的基本格局。饮茶方法,由唐宋的煎煮法、点茶法简约化发展为现代的沸水冲泡法。明清时期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尽管茶人的抱负不可能实现,但总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茶雅志,以茶励节。
——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
(1)据材料概括明清茶文化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原因。
2.
“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
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他们的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批判——维承——发展”的历程,从“批判”的角度,指出近代前期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
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他们的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批判——维承——发展”的历程,从“批判”的角度,指出近代前期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原因。
2.论述题- (共1题)
3.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姜秀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张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文本问题》、陈留根《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时间 | 代表 | 途径 | 概况 |
19世纪90年代 | 维新派梁启超 | 《新民丛报》 | 翻译马克思为“麦喀士”,称其为社会主义的鼻祖,但认为在中国不可行。 |
革命派朱执信 | 《民报》 | 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摘译《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并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之相同。 | |
1917—1919年 | 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 | 《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
1919—1932年 |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陈望道、***等 | 《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翻译《产党宣言》;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 |
——摘编自姜秀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张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文本问题》、陈留根《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单选题- (共19题)
4.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中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反映出
A.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
B.清政府外交政策成熟 |
C.中国国家主权严重受损 |
D.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 |
5.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这些科学理论
A.有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 |
B.引发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
C.因内燃机的创制使用而产生的 |
D.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
6.
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20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这座影城
A.20世纪40年代是发展鼎盛时期 |
B.诞生于30年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时期 |
C.是宁波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 |
D.大跃进时期因放映最过低而被收归国有 |
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8.
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材料主要说明
A.悲剧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
B.古希腊人主张“因行称义” |
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
D.戏剧成为宣扬人文主义的方式 |
9.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
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 |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
10.
15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湖。教堂、公共建筑内装饰着宗教画和雕塑,私人住宅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3.8万弗洛林。这一现象
A.表明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 |
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
C.说明意大利进入新古典主义时期 |
D.导致了社会奢侈风气盛行 |
12.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材料说明唐代文学艺术
A.风格多样,兼收并蓄 |
B.面向现实,关注社会 |
C.市民文学,全面繁荣 |
D.发展兴盛,名家辈出 |
13.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建立了以推理为方法的理论科学 |
B.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 |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
D.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
14.
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
A.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 |
B.促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
C.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属性 |
D.根本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 |
15.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这一行为
A.打击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
B.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转型 |
C.减少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
D.使晚清的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
16.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对下列符合材料评论观点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
B.君权与人民的权力相得益彰 |
C.唯合众其和为世界之湖流 |
D.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 |
17.
日本《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载:“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根据上述观点下列人物排列正确的组是
A.李鸿章——陈独秀——孙中山 |
B.陈独秀——孙中山——李鸿章 |
C.李鸿章——洪秀全——陈独秀 |
D.洪秀全——陈独秀——李鸿章 |
18.
新文化运动的信导者钱玄同认为“准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鲁迅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材料反映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
A.对社会改良主张存在偏颇极端 |
B.发扬民主科学精神质疑传统 |
C.结合了本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
D.积极响应“文学革命”号召 |
19.
“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制定这政策的依据是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 |
B.中国长期落后的现实局面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示范 |
D.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地位 |
20.
史学家评价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时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史学家评价的这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
B.新三民主义 |
C.***思想 |
D.邓小平理论 |
21.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高考统一招生政策 |
B.九年义务教育 |
C.“科教兴国”战略 |
D.半工半读教育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