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政治妥协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你的启示。
材料一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第六十八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由于权力分立“把具体不同的、在合法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为统治权力的‘职能’,交由不同的官员去行使,使得在涉及若干官员的事务上,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妥协,才能合法地形成法令”。如果各利益代表对他所代表的利益抱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而不容任何妥协的话,作为这些利益代表的集合的议会,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团结的中心,而且很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发源地。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政治妥协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你的启示。
2.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扬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为什么?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 有何关系?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中的史料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扬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为什么?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 有何关系?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中的史料价值。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材料如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
合计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 |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 | 合计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
1873 | 8.1 | | | 8.1 | 91.9 | 8.5 | 83.4 |
1893 | 8.4 | 0.6 | | 7.8 | 91.6 | 13.0 | 78.6 |
1903 | 15.0 | 0.7 | | 14.3 | 85.0 | 22.3 | 62.7 |
1910 | 17.6 | 1.5 | 0.1 | 16.0 | 82.4 | 17.0 | 65.4 |
1920 | 28.5 | 3.2 | 0.2 | 25.1 | 71.5 | 16.9 | 54.6 |
1930 | 26.9 | 3.7 | 1.9 | 21.3 | 73.1 | 17.3 | 55.8 |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3.单选题- (共20题)
4.
古雅典法律规定:陶片放逐投票当日,阿哥拉中央用木板围出一个个圆形场地,并留出10个入口,与雅典的10个部落相对应,投票者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材料说明古雅典
A.公民可以直接表决政治事件 |
B.法律维护了雅典所有人的权利 |
C.部落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D.处于部落社会而尚未形成国家 |
5.
古罗马裁判官法规定:除遗嘱指定和经调查指定的监护人外,其他监护人就职时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并提供保证人。该规定
A. 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B. 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完备
C. 注重维护契约的公正
D. 防止了监护人的道德风险
A. 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B. 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完备
C. 注重维护契约的公正
D. 防止了监护人的道德风险
6.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
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
C.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
D.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
7.
约在13世纪,英国的威斯敏斯特立法第1号第5条规定,代表的选举“必须自由进行,不受威吓”。同时,英格兰几乎所有的选举令状中都写着,郡长“应当号召从每个城镇选举两名市民和从每个自治市选举两名自治市民参加议会活动”。这些做法
A.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发展 |
B.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
C.反映了英国的民主传统 |
D.有利于限制国王权力 |
8.
1893年,当徳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新军事法案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作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
A.面临着世界大战的威胁 |
B.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
C.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
D.基本上确立了代议制度 |
9.
1894年6月18日,美国驻朝公使西尔向国务院报告,日本派遣大批军队进驻汉城“肯定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并表示“造成目前困难局面的错误很显然都是由于中国人的行动,他们将军队派到朝鲜”。西尔的报告 ( )
A.体现了美国对朝鲜局势的关注 | B.力图维持东亚地区的固有均势 |
C.识破了日本挑起战争的企图 | D.建议美国支持日本的朝鲜政策 |
10.
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
B.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
C.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
D.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 |
11.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他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意思是 ( )
A.国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 | B.资本主义与剥削制度相连 |
C.工业革命加剧了阶级斗争 | D.工人阶级要占有生产资料 |
12.
1954 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 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 是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 | 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
13.
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 ( )
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 | B.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 D.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
14.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朝代 | 农业措施 |
西周 | 休耕制 |
战国 | “尽地力之教” |
秦汉 |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
唐宋 | 禁捕青蛙 |
明清 | “桑基鱼塘” |
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
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
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
D.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
15.
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
A.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
B.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 |
C.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
D.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
16.
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
A.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 |
B.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
C.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 |
D.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 |
17.
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的收入,后又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其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的全部收入的1/20。这说明西班牙
A.充当了新航路探索的先锋 |
B.物质激励使探险卓有成效 |
C.通过航海积累了大量资本 |
D.封建君主热衷于海外扩张 |
18.
下表为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买办资本的投资去向。
由表格可知,买办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 ( )
A. 促进作用有限 B. 具有阻碍作用 C. 起了示范作用 D. 占据主导地位
项目 | 投资额(千两) | 占总数(%) |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 100 000 | 50.0 |
附股于外商企业 | 12 000 | 6.0 |
投资城市房地产 | 30 000 | 15.0 |
投资商业、银线业 | 53 000 | 26.5 |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 5 000 | 2.5 |
由表格可知,买办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 ( )
A. 促进作用有限 B. 具有阻碍作用 C. 起了示范作用 D. 占据主导地位
19.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阿猫阿狗”、“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提出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那些“火烧眉毛紧急问题”。这说明他 ( )
A.试图寻求对社会根本改造的方法 | B.认为社会改良是当时的救世良方 |
C.否定西方启蒙思想对拯救社会的实际作用 | D.已经蜕变成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
20.
梁启超说:“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悍敌也。……贵族之对于平民,固少数也;其对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利,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初立。”这表明在粱启超看来
A.贵族政治利于抑制君主专制 |
B.贵族政治必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
C.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
D.贵族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
21.
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在《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中说:“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
B.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
C.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
D.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
22.
下图为巴拉的名作《被拴住的狗的运态》,它描绘了时髦的着裙妇女牵着她的宠物小猎狗在街头行进的情景。为达运动效果,艺术家把狗的腿变成了一连串腿的组合,几乎形成半圆,此画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代主义 | D.现实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