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事,其历程和特点值得各国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什么?并简析其确立的背景。
(2)材料二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直接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中央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
——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材料二 1933年5月,罗斯福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决该法案违宪。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1937年2月,罗斯福提出进行司法改革,他建议最高法院法官由原来的9名增加到15名,使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转变为“新政派”控制。他的建议遭到法院和国会一些议员的强烈反对而未获得通过。——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某一个人和某个集团的独裁,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也造成了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权力配合的缺失。——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什么?并简析其确立的背景。
(2)材料二中最高法院判决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和反对总统提名法官体现了美国司法具有什么特点?罗斯福提出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直接意图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中央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所产生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频中的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频中的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简答题- (共2题)
3.
现代政治文明倡导民主与法制,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1)德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2)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民的权利做了哪些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哪些原则?
(1)德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2)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民的权利做了哪些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哪些原则?
4.
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成就各一例。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和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成就各一例。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和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3.单选题- (共20题)
5.
在梭伦改革期间,对财产的限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这种现象
A.违背梭伦改革初衷 |
B.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 |
C.使民主范围扩大 |
D.导致雅典走向衰落 |
9.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B.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 |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
10.
李鸿章认为:“各国洋人,不但辏集海口,更且深入长江,其藐视中国,非可以口舌争。”外国势力深入长江流域是通过下列哪个条约获取的(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 | D.《马关条约》 |
11.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表于1848年 |
B.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
C.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想走向现实 |
D.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 |
12.
2018年底,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后表示,“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交流的最高指导原则。下列对“九二共识”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B.促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 |
C.打破两岸隔绝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
D.直接推动两岸三通一探愿望的实现 |
14.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
15.
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A.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
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形成 |
C.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
D.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
16.
“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其“行动不包括
A.推行杜鲁门主义 |
B.建立北约组织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发动朝鲜战争 |
18.
近年来,我国量子科学成就斐然。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因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上的突破,在2017年12月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诞生百余年的量子理论正在中国绽放风采。一百多年前首次提出量子假说的是
A.牛顿 |
B.爱因斯坦 |
C.普朗克 |
D.达尔文 |
20.
关于维新变法,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曾这样说:“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林则徐《四洲志》 |
B.魏源《海国图志》 |
C.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D.梁启超《变法通议》 |
22.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
B.长征的胜利结束 |
C.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D.遵义会议的召开 |
23.
1956年至1957年间,我国新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版面扩大。这直接得益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C.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